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羽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身藍灰色,額灰黑,頭頂灰色;眼先、頭側、頦、喉和前頸黑色,前頸黑色羽延長懸垂於前胸,長約17cm,向後頭延伸的白色耳羽長約6cm;背部及尾上覆羽灰色,背羽及翼上覆羽具白色羽幹紋;尾羽灰褐色;初級飛羽、次級飛羽和初級覆羽黑色,三級飛羽灰褐色,羽褐黑色,內側次級飛羽和三級飛羽延長,覆蓋在尾上,常超過尾羽14cm以上;翼下覆羽及尾下覆羽均灰色。虹膜紅色;喙橄欖灰色,先端淡黃略淡紅色;跗蹠黑色。
魔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側扁。頭中大,棘稜具明顯的鋸齒狀。眼較小,上側位;眼眶略突出於頭背;口中大,端位,斜裂,上下顎等長。鼻棘1個,小而尖,向後上,位於前鼻孔內側;淚骨寬大且方形,外側無棘,上緣具1骨突,稍圓突;下緣前葉鈍,中葉消失,後葉圓寬,具2不明顯小棘。眼眶下具5個眶下骨。淚骨中部具5輻射狀感覺孔管。前鰓蓋骨2-4棘;鰓蓋骨具1扁棘,刺前無稜。下鰓蓋骨及間鰓蓋骨無棘。顱骨棘短小,骨稜低狹。側篩骨光滑,眼前棘不明顯。眶上稜高凸,眼前棘不明顯,眼後棘尖銳;眼間具1對額稜,無棘;頂骨光滑,頂稜高凸,側扁,前端和額稜相連,具頂棘與頸棘個1個;眼前至側線前端具蝶耳棘2-3棘,微小;翼耳棘1個,低且鈍;後顳顬棘1...
吉安氏水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吉安氏水螟為近年新發表之水螟亞科物種,體型小,展翅後約1-2公分,前翅中間有一塊銀白色斑紋,靠近外緣有兩長一短之白條紋,後翅除了基部三分之一區塊為橙黃色外其餘接為銀白色,外緣處具有五顆明顯黑斑。
鋸棱短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側扁。頭中大,無皮瓣,頭背棘稜低弱。口大,端位。腭骨無齒。下頜有鋸齒狀緣,且被有細鱗。體被櫛鱗。背鰭連續,硬棘部鰭膜凹入,硬棘部的基底長於軟條部的基底,具硬棘 XIII,軟條 10-11;臀鰭基底稍短於背鰭軟條部的基底,具硬棘 III,軟條5-6;胸鰭寬圓,具鰭條15-16,上部鰭條分枝;腹鰭胸位;尾鰭圓形。體紅色,體側有6條褐色橫紋;背鰭具褐色斜紋;胸鰭黑色,具白色點紋;腹鰭黑色;尾鰭具黑色點列橫紋。
少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鰭硬棘 XIII,軟條 10;臀鰭硬棘 III,軟條 6;胸鰭軟條於體側各18枚;縱向鱗列50;具孔側線鱗 24以上;側線上部鱗 8;側線下部鱗 13;第六背鰭棘基與側線間鱗列 7;最後背鰭棘基與側線間鱗列 8;背鰭前鱗列數 7;鰓耙4+ 11 = 15。體頗側扁,體高略短於最長背鰭棘。體側被櫛鱗;胸鰭基和腹側被圓鱗;吻部與上下頜未被鱗。上頜骨後緣延伸至眼中央的同一垂直線上。鋤骨約有5排錐形小齒,略成V形;無腭骨齒。吻端有三條短鬚,前鼻孔與下膜管後緣相連處有一觸鬚;上眶骨觸鬚頗長,其長度為眼徑的1.4倍;每邊各有4分支。眶上另有一小皮瓣;前鰓蓋後緣有兩個圓形皮瓣;淚骨腹緣前部有一條短鬚,其...
暮鼓晨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李咸用〈山中〉詩(據《全唐詩.卷六四六.李咸用》引)一簇煙霞榮辱外,秋山留得傍簷楹。朝鐘暮鼓不到耳,明月孤雲長挂情1>。世上路岐何繚繞,水邊笠稱平生。尋思阮籍當時意,豈是途窮泣利名。 〔注解〕 (1) 挂情:寄情。挂,同「掛」。
白雲蒼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元.任士林〈寶麓賦〉:「喧豗於釋子之鐘鼓兮,屈辱於牧豎之笠,又不知白雲蒼狗幾變幻兮,而春忽秋也。」
推陳出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卷四》:「題古蹟,能翻陳出新最妙。……嚴子陵釣臺或題云:『一著羊裘便有心,虛名傳誦到如今。當時若著衣去,煙水茫茫何處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植物名。禾本科白茅屬,多年生草本。細莖上有白色短細毛。春季先開花後生葉。葉似稻,圓柱形白色穗狀花序。穎果密生白色長軟毛,能隨風遠布。葉可製衣、織蓆,地下嫩莖味甜無毒,可入藥、解酒、利尿等。 △茅草
蓑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蓑草編成的雨衣。唐.張志和〈漁父歌.西塞山前白鷺飛〉詞:「青箬笠,綠蓑衣。」元.朱凱《黃鶴樓》第三折:「我這蓑衣、斗笠,放在這裡。」也作「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