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9.9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牛溲馬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牛溲,車前草,可治水腫、腹脹。馬勃為菌類,可為止血藥。牛溲馬勃比喻微賤的東西。唐.韓愈〈進學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並蓄,待用無遺者,醫師之良也。」《歧路燈》第六三回:「把一個累代家有藏書、門無雜賓之家,弄成魑魅魍魎,塞門填戶,牛溲馬勃,兼收并蓄了。」也作「馬勃牛溲」。
應對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漢書》逸文(據《太平御覽.卷四六三.人事部.辯上》引)孔融字文舉,孔子世孫也。李膺為河南尹,恃才倨傲,誡守門者,非吾通家子孫,不得輒通。融年十二,入洛,欲以觀其人,乃謂守門者曰:「吾與李君通家子孫耳。」守門者告膺,膺呼召問曰:「卿與吾有何所故?」融曰:「臣先君孔子與公老君同德比義,則臣與公累代通家也。」膺大悅,引坐謂曰:「卿欲食乎?」融曰:「須食。」膺曰:「教卿為客之禮,主人問食,但讓不須。」融曰:「不然。教君為主之禮,但置於食,不須問客。」膺慚乃歎曰:「吾將老死,不見卿富貴也。」融曰:「公殊未死。」膺曰:「如何?」融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向來公言未有善也,故知未死...
張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興間氣集》,選錄至德元年至大歷暮年詩人二十六家的詩一百三十二首,其中有張繼詩三首。高仲武評雲:“員外累代詞伯,積習弓裘。其于為文,不自雕飾。及爾登第,秀髮當時。詩體清迥,有道者風。如‘女停襄邑杼,農廢汶陽耕’,可謂事理雙切。又‘火燎原猶熱,風搖海未平’,比興深矣。”從評語看來,可知他家世代是詩人,現在我們已無法知道他是誰的子孫。他的詩見於《全唐詩》者,只有四十餘首,其中還混入了別人的詩。但宋人葉夢得曾說:“張繼詩三十餘篇,余家有之,”(《石林詩話》)可知他的詩,在南宋時已僅存三十餘首了。作品在唐代詩人中,張繼不是大家,恐...
世世代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累世、累代。如:「他們家世世代代都是殷實的商人。」
應答如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子孫耳。」守門者告膺,膺呼召問曰:「卿與吾有何所故?」融曰:「臣先君孔子與公老君同德比義,則臣與公累代通家也。」膺大悅,引坐謂曰:「卿欲食乎?」融曰:「須食。」膺曰:「教卿為客之禮,主人問食,但讓不須。」融曰:「不然。教君為主之禮,但置於食,不須問客。」膺慚乃歎曰:「吾將老死,不見卿富貴也。」融曰:「公殊未死。」膺曰:「如何?」融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向來公言未有善也,故知未死。」膺甚奇之。後與膺1>談論百家經史,應答如流,膺不能下之。 〔注解〕 (1) 膺:李膺(西元110∼169),字元禮,東漢潁川襄城(今河南省)人。桓帝時,為司隸校尉,當時太學生譽稱為「天下模...
應答如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子孫耳。」守門者告膺,膺呼召問曰:「卿與吾有何所故?」融曰:「臣先君孔子與公老君同德比義,則臣與公累代通家也。」膺大悅,引坐謂曰:「卿欲食乎?」融曰:「須食。」膺曰:「教卿為客之禮,主人問食,但讓不須。」融曰:「不然。教君為主之禮,但置於食,不須問客。」膺慚乃歎曰:「吾將老死,不見卿富貴也。」融曰:「公殊未死。」膺曰:「如何?」融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向來公言未有善也,故知未死。」膺甚奇之。後與膺1>談論百家經史,應答如流,膺不能下之。 〔注解〕 (1) 膺:李膺(西元110∼169),字元禮,東漢潁川襄城(今河南省)人。桓帝時,為司隸校尉,當時太學生譽稱為「天下模...
打死人不償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人權大勢大,雖蠻橫霸道,也能不受法律制裁。元.無名氏《陳州糶米.楔子》:「我是那權豪勢要之家,累代簪纓之子,打死人不要償命,如同房簷上揭一個瓦。」
門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累代相傳的家業。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雜藝》:「吾幼承門業,加性愛重,所見法書亦多。」《南史.卷六二.賀瑒傳》:「與語,悅之,謂僕射徐勉曰:『琛殊有門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