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3.50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夢初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夢,比喻虛幻無常的人生。參見「大夢」條。大夢初醒比喻從錯誤、迷亂或被蒙蔽當中覺醒。如:「經師父一指點,小沙彌彷彿大夢初醒般,頓時開悟了!」
人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人道德倫理,為人處世的老師。[例]經師易得,人師難求。
師老兵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隊長期在外作戰,士兵們都已勞累不堪。[例]軍隊征戰多年,已經師老兵疲,難怪一直打敗仗。
蔚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紛紛起來。清.江藩《國朝經師經義目錄.樂》:「國朝諸儒蔚起,搜討舊聞。」
轉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特定的曲調來誦讀佛經。《高僧傳.卷一三.經師.論曰》:「至於此土詠經則稱為轉讀,歌讚則號為梵唄。」
抽公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港朝天宮獨特的宗教儀式,每年正月初四舉行。以經過師父擲筊通過的公籤,象徵我國未來一年的運勢。其中共有六支,分別代表港運、生意、人口、水路、六畜和五穀的運勢。
高僧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南朝梁慧皎撰,十四卷。記載從東漢到梁初的高僧行誼,凡二百五十七人,附見者兩百餘人。本書為類傳體,分譯經、義解、神異、習禪、明律、亡身、誦經、興福、經師、唱導十門。但因時地所限,人物多偏在江左。此後,唐道宣著《續高僧傳》,宋贊寧著《宋高僧傳》,明如惺著《明高僧傳》,大致都依這部《高僧傳》的體例。
典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典故來源。晉.范甯〈春秋穀梁集解序〉:「釋《穀梁傳》者雖近十家,皆膚淺末學,不經師匠,辭理典據,既無可觀。」《舊唐書.卷八九.列傳.王方慶》:「每所酬答,咸有典據。」
今文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朝時,由年老的經師口授,其弟子用當代通用的隸書記錄下來的經典,稱為「今文經」。如魯、齊、韓三家的《詩經》;《公羊》、《穀梁傳》的《春秋經》等皆是屬於今文經。
今古學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究經學的兩大學派。秦朝時,始皇焚書,使許多經書亡佚。西漢初年,官方乃請遺老、長者口授經書,而以當時所使用的隸書記錄成書,稱為「今文」。後魯恭王壞孔子宅,於壁中得《禮記》、《尚書》、《春秋》、《論語》、《孝經》,皆以古籀文書寫,稱為「古文」。又河間獻王亦稱其得古文經傳。當時經師多不信古文。東漢末,服虔、馬融、鄭玄皆尊習古文,古文經學遂昌盛。今所傳十三經注疏,多取古文學派之說;西漢今文學說,僅存《公羊傳》的何休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