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8.63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伐異黨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黨同伐異」之典源,提供參考。 《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列傳.序》及漢祖杖劍,武夫勃興,憲令寬賒,文禮簡闊,緒餘四豪之烈,人懷陵上之心,輕死重氣,怨惠必讎,令行私庭,權移匹庶,任俠之方,成其俗矣。自武帝1>以後,崇尚儒學,懷經協術,所在霧會2>,至有石渠3>分爭4>之論,黨同伐異之說,守文之徒,盛於時矣。至王莽專偽,終於篡國,忠義之流,恥見纓紼,遂乃榮華丘壑,甘足枯槁。雖中興在運,漢德重開,而保身懷方,彌相慕襲,去就之節,重於時矣。逮桓靈之閒,主荒政繆,國命委於閹寺,士子羞與為伍,故匹夫抗憤,處士橫議,遂乃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品覈公卿,裁量執政,婞直之風,於斯行矣。 〔注解〕 (1)...
抑塞磊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雖抑鬱不得志,胸中卻坦蕩光明。《二刻拍案驚奇.序》:「即空觀主人者,其人奇,其文奇,其遇亦奇,因取其抑塞磊落之才,出緒餘以為傳奇。」《文明小史》第六○回:「諸君得此,也可以少慰抑塞磊落了。」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