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蹈服裝名。舞者舞蹈時,罩在外面的上衣,形短小,易於短時間脫換。唐朝(西元618∼西元907)時創作的《聖壽樂》,它的舞蹈服裝頗具戲劇性;其衣襟繡一大窠,皆隨其衣之顏色,上面再罩一件短汗衫,即「衫」或稱「籠衫」,遮蓋著衣襟上繡的大窠。待舞至第二疊時,舞者相聚於中央,即於相聚瞬間,將衫從頭上抽去,放入懷中,觀眾見眾多女舞者突然換掉舞衣,莫不驚異。
《教坊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裂痕、縫隙。《續漢書志.第一.律曆志上》:「候氣之法,為室三重,戶閉,塗釁必周,密布緹。」明.宋應星《天工開物.卷中.鐘》:「若相承遇緩,則先入之質欲凍,後者不粘,釁所由生也。」
爛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光彩分布的樣子。《文選.張衡.思玄賦》:「爛漫麗靡,藐以迭逷。」也作「爛熳」、「爛」。
鉤心鬥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宮室屋簷四角向外翹起,簷角內以兩枝角梁與一枝短柱相互鬥合,形成如鳥翼飛揚般的三角結構;支撐簷角的角梁則反向朝宮室中心,以榫卯鉤住固定,拉住揚起的翼角。指宮室的建築結構交錯,設計精巧。語出唐.杜牧〈阿房宮賦〉:「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迴,簷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元.許有壬〈送界畫林一清赴台州〉詩:「鉤心鬥角矗蜂房,各抱地勢分垠堮。」
悠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閒適自得的樣子。晉.陶淵明〈飲酒〉詩二○首之五:「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清.李慈銘《越堂日記》三則之三:「山外煙嵐,遠近接簇,悠然暢寄。」
史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求闕齋讀書錄 曾國藩 清朝 史記札記郭嵩燾 清朝 漢書注補正周壽昌 清朝 湖樓筆談 俞樾 清朝 越堂日記 李慈銘 清朝 史記漢書瑣言沈家本 清朝 漢書補注 王先謙 清朝 史記探源 崔適 清朝 史記會注考證 瀧川龜太郎 清朝 觀堂集林 王國維 清朝 史記訂補 李笠 中華民國 史林雜識 顧頡剛中華民國 史記新證、漢書新證陳直中華民國 目錄 本紀 卷     目     內容 備注 本紀 三皇 司馬貞補,有些版本收錄此篇卷一本紀第一五帝 卷二 本紀第二夏卷三 本紀第三殷卷四 本紀第四周卷五 本紀第五秦有一說認為...
降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衣著樸素。《左傳.文公四年》:「楚人滅江,秦伯為之降服,出次,不舉,過數。」晉.杜預.注:「降服,素服也。」《國語.晉語五》:「故川涸山崩,君為之降服,出次,乘,不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車輪的外框。明.張自烈《正字通.車部》:「輞,車輪外圍。」《續漢書志.卷二九.輿服志上》:「獵車,其飾皆如之。重輞輪,繆龍繞之。」
方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豈屑屑罵之哉。」2.全祖望曾說:「世稱公之文章,萬口無異詞,而於經術已不過皮相之。」3.李慈銘《越堂讀書記》《望溪集》條說:「餘二十年前讀之(《望溪集》),多為浮氣所中,又過信錢竹汀(大昕)、汪容甫諸公之言,頗輕視之,故自後從不寓目」,晚歲重讀三數過,「始信其中多可傳之作,如《讀大誥》、《讀王風》、《讀周官》、《讀儀禮》、《讀經解》五首,簡明宏深,必傳之文,非望溪不能作也」。4.姚鼐推崇方苞:「望溪先生之古文,為我朝文章之冠」。5.陳宏謀云:「望溪經說,不惟經義開明,可以蕩滌人心之邪穢,維持禮俗。」。《資料取自於網路...
異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珍貴或世所少見的書籍。《後漢書.卷四九.王充傳》章懷太子注引《袁山松書》曰:「不見異人,當得異書。」清.李慈銘《越堂日記》:「異書在案,朱墨爛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