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755 ms
共 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懷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卵受精後一個或多個子代在子宮內孕育的狀態。
|
王溢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著作3 資料來源4 責任編輯 生平王溢嘉,生於民國三十九年(1950年—),台中市人。台中一中畢業,台灣大學醫學系畢業,現在專門從事寫作,並擔任健康世界雜誌總編輯、野鵝出版社社長。 王溢嘉在大學時代就常寫文章投稿。在台大「大學新聞社」,擔任主筆,後歷任總編輯、總主筆、社長。畢業後,放棄醫生的職務,立志以寫做文章的方式為社會大眾服務。他的文章包括散文、文化評論、科學論述等,也常翻譯引介科學新知。其中,散文以探討生命的意義為主,對於人生...
|
龍應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吹草低。」余光中稱為「龍捲風」。在1985年,《野火集》甫結集成書,在台灣立即暢銷大賣,據中國時報副總編輯楊澤所言,「二十一天內再版二十四次,盛況空前,讀者反應熱烈,遍及各階層,尤其對學運世代前後的五年級有深刻影響,據說後來儼然成了人手一本的學運指南或社運手冊,幾乎每個家庭都可以找到那麼一本。」責任編輯語二甲109702135
|
張大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敍事寫法,不斷自我突破,被譽為當代臺灣甚至華人最優秀的小說家之一。張大春的妻子葉美瑤,是時報出版副總編輯。 觀點 他創作力豐富,從事各類文體的寫作,偵探、科幻、歷史、鄉野傳奇,以及自創的新聞體、週記體小說,兼及時論雜文,他說他很難「安分地」固守某一種小說的敘事風格與修辭技巧。因此張大春始終是個不願為小說以外的東西被貼上標籤的作家,始終追問真實虛構、敘事詮釋問題的他,之所以使用魔幻寫實的遠因,是當寫實不再能呈現斷裂臺灣社會現況時,就應該用不同的方式問新的問題,或在一樣的問題背後,尋找新的意義,藉此揭發被不可靠的後設語言...
|
朱西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文學觀點3 著作4 評價5 引用參考 生平朱西甯(1926~1998),出生於江蘇舍豫,山東臨朐人。原名朱青海,後更名朱西寧,後又改寧為甯。青少年時期適逢抗戰,流亡江南,斷斷續續的工作和讀書,後棄學從軍,從上等兵至上校退役。曾任新文藝月刊主編、黎明文化公司總編輯、文化大學中文系兼任教授等職,之後並專事寫作。民國87年因肺癌病逝,享年71歲。朱西甯創作不斷,著有『貓』、『八二三注』等多部長篇小說,與司中原並稱軍中作家的代表。其妻劉慕沙從事日翻中文學譯作,其女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也都從事寫作,堪稱文學家庭。...
|
王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心於國劇人物畫。晚年定居於美國,2003年10月9日因心臟衰竭病逝於洛杉磯。曾任記者、採訪主任、總編輯。來臺後除創作及寫作外,曾任文壇社社長、文藝協會常務理事、國際筆會台北分會秘書長、國大代表、中國水彩畫會會長、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東亞文學系暨藝術系教授,夏威夷大學贈予「教授之教授」榮譽。 觀點七七戰起,他走出藝術學校投筆從戎,在太行山與日軍戰鬥,戰地歲月豐富了生活體驗,充實了創造題材 著作《藍與黑》(長篇,被譽為四大抗戰小說之一,曾在台灣拍成連續劇)《長夜》(長篇,描述抗戰時期西南聯大的政治風波和亂象)《一顆永恆的星...
|
夏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細菌》。之後他先後赴上海、南京、香港等地主持當地共產黨的文化活動,並從1944年起擔任《新華日報》代總編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夏衍任上海軍管會文管會副主任,之後陸續擔任上海市委常委等職,負責上海的宣傳工作。1954年,調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副部長,分管電影與外事工作,1955年到任。此後他寫出了劇本《考驗》,將《祝福》《林家鋪子》等小說改為電影劇本。文化大革命中,夏衍被打倒迫害,投入監獄八年。1977年後復出,1979年當選為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1982年進入中央顧問委員會。1985年文化部為表彰夏衍對中...
|
洛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著作3 詩作欣賞4 評價 生平洛夫,本姓莫,一九二八年生於湖南衡陽,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曾任教東吳大學外文系。一九五四年與張默、瘂弦共同創辦《創世紀》詩刊,歷任總編輯數十年,對台灣現代詩的發展影響深遠,作品被譯成英、法、日、韓、荷蘭、瑞典等文,並收入各大詩選,包括《中國當代十大詩人選集》。洛夫寫詩、譯詩、教詩、編詩歷四十餘年,著作甚豐,出版詩集《時間之傷》等廿二部,散文集《一朵午荷》等四部,評論集《詩人之鏡》等四部,譯著《雨果傳》等八部。他的名作《石室之死亡》廣受詩壇重視,二十多年來評論不斷,其中多首為美...
|
柏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觀點3 著作4 評價 生平 柏楊(1920/11/1~2008/4/29),原名郭定生、郭立邦,後來改名為郭衣洞,筆名鄧克保。於1949年來台,曾經擔任成功大學副教授、臺灣藝術專科學校教授、《自立晚報》副總編輯、人權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國際特赦組織中華國總會會長、總統府國策顧問等。因他不願向權勢屈服、寫作尖銳的批判筆觸而不見容於當權者,在1969年,曾經以「共產黨間諜」、「打擊國家領導中心」罪名被捕、坐牢近十年。近年來,積極參與國際特赦組織,為人權而奔走,促成綠島人權紀念碑的建立。2006年,柏楊同意將其...
|
王爾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Vyvyan)亦分別在1885年與1886年出生。 婚後 1887年,王爾德成為一家婦女雜誌的執行總編輯,在雜誌上發表了他的一些小說、評論和詩。王爾德的作品以其詞藻華美、立意新穎和觀點鮮明聞名,他的第一本小說《道林•格雷的畫像》發表於1891年,之後他又發表了散文《社會主義下人的靈魂》,這兩部作品都十分成功,但真正為王爾德贏得名譽的是他的戲劇作品。可以說他的每一部戲劇作品都受着熱烈的歡迎,有一個時期,倫敦的舞台上竟同時上演着他的三部作品。他的這些佳構劇被稱為自謝里丹的《造謠學校》以來最優秀的喜劇作品,19世紀末的維多利...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