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失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再和睦相處。晉.袁宏《後漢紀》卷一九:「商疾邊吏失和,使羌戎不靜。」《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七回:「前年中法失和時,他守著長門炮臺。」
自固不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自顧不暇」。見「自顧不暇」條。01.宋.蘇軾〈私試策問〉七首之三:「今也天下為一,獨以關中之地,西備羌戎,三方無敵國之憂,而又內引百郡以為助,惴惴焉自固之不暇;以百倍之勢,而無昔人分毫之功,此不可不論也。」
傳聞不如親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百聞不如一見」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六九.趙充國辛慶忌傳.趙充國》時充國年七十餘,上老之,使御史大夫丙吉問誰可將者,充國對曰:「亡踰於老臣者矣。」上遣問焉,曰:「將軍度1>羌虜何如,當用幾人?」充國2>曰:「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隃3>度,臣願馳至金城4>,圖上方略5>。然羌戎小夷,逆天背畔,滅亡不久;願陛下以屬老臣,勿以為憂。」上笑曰:「諾。」 〔注解〕 (1) 度:音ㄉㄨㄛˋ,推測。 (2) 充國:指趙充國(西元前137∼前52),字翁孫,西漢隴西上邽人。善騎射,好兵法,熟悉匈奴與羌族的情況。武帝時破匈奴有功,拜中郎將;宣帝時破羌。其言屯田十二便,寓兵於農,為世所推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怒目而視。《廣韻.去聲.換韻》:「矔,張目。」《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下》「羌戎睚眥」句下唐.顏師古.注:「睚字或作矔。矔者,怒其目眥也。」
謀如湧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計謀像奔湧的泉水那樣多。《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援奉詔西使,鎮慰邊眾,乃招集豪傑,曉誘羌戎,謀如湧泉,勢如轉規。」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