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1.85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美洲北梭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lbula vulpes (Linnaeus, 1758)
體長圓,口下位;眼具眼瞼;體銀白色;鰭基為黃色;體具圓鱗;頭部缺鱗片;側線單一;體長可達105公分。
全世界暖水的海域,東太平洋的巴拿馬到美國三藩市。
棲息於沙泥的海底或紅樹林區,亦常溯河到河川內生活。
非經濟性魚類,供作飼料。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海鰱亞組(Subdivision Elopomorpha)
北梭魚目(Order Albuliformes)
北梭魚亞目(Suborder Albuloidei)
北梭魚或狐頭科
美洲水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生植物,漂浮在水上,葉近圓形,葉基部成圓形或淺心形,無毛,葉上表面具光澤,下表面具通氣組織。
美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巴拿馬和哥倫比亞二國國界以南的美洲大陸。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接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峽與南極洲相望。面積約一千八百萬平方公里。大部分位於北緯十度至南緯二十度之間,綿亙著世界上流域面積最廣的亞馬遜河。也稱為「南美」。
美洲(Americ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哺乳綱貓科。體長約一百七十公分,毛為黃褐色底帶有黑色斑點,活躍於森林,會爬樹、游泳,性凶暴,多分布於中美、南美等地。
拉丁美洲音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南美洲音樂的總稱。拉丁美洲因其地理上、人文上的複雜性,表現在音樂上也形成其獨特的風格。其中以民族音樂最重要,而且多為舞蹈音樂,如倫巴、曼波、恰恰、探戈。樂器方面以打擊樂器為主。
美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axidea taxus (Schreber, 1777)
身體扁而強壯,毛長、尾短,背部灰或紅色,鼻端到後背有1條窄的白帶,臉頰有黑色斑塊,下頜、喉部、腹部中央為白色,腹部為淺黃色,腳為暗褐色或黑色,頭軀幹長42~72公分,尾長10~15.5公分,體重4~12公斤。
加拿大阿爾伯特北部與英屬哥倫比亞到美國俄亥俄州、墨西哥中部與加州南部。
喜居乾燥開闊地,善挖掘,所住地道長可達10公尺,深度可達3公尺,一天任何時段都可能活動,但以夜晚活動較多,終年活動,但冬天可能一次睡幾天;食物包括挖自地洞中的小獸類、鳥、爬蟲類、節肢動物等,有時有儲存食物的行為,有時會和郊狼合作捕食;族群密度可達每平方公里5隻,雄獸活動範圍平均2.4平方公里,雌獸活動範圍平均1.6平方公里,活動區域雖有重疊,但除生殖季外大多數單獨活動;夏秋季為交配季,但有受精卵延遲著床的現象,幼獸於3~4月出生,懷孕期約7個月,但胚胎真正的發育時間僅6週,一胎1~5仔,通常2仔,出生時體重約94公克,6週後斷奶,之後播遷出去,30%雌獸則大都到次年才生殖,圈養下壽命可達26年...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食肉目(Order Carnivora)
貂科(Family Mustelidae)
美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Rhea americana
美洲最大型的鳥類。站立時頭頂高 130公分。全身灰褐色。
共5亞種,分布於南美洲,由巴西南部到巴塔哥尼亞。
偏好開闊的草原環境。春季雄鳥開始單獨活動,而且變得較富攻擊性,雄鳥以打架贏得2至15隻雌鳥群的交配權。戰勝的雄鳥會在地上挖一個直徑1公尺的巢,雌鳥群在其中產卵,雄鳥單獨負責孵卵的工作,每天除了覓食喝水約1小時的時間之外,其餘時間都在孵卵。巢中所有的卵會在1天之內孵化,之後雄鳥會在夜晚覆蓋雛鳥以保持其溫暖。近年來由於農業開發以及人類獵捕導致大美洲鴕分布範圍急遽縮小,阿根廷的大草原是數量較多的地方,仍可發現數量超過上百隻的大群。
鳥綱(Class Aves)
美洲鴕目(Order Rheiformes)
美洲鴕科(Family Rheidae)
美洲黑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Ursus americanus (Pallas, 1780)
體色由黑到褐色均有,同一胎的不同個體顏色可能不一樣,胸前沒有白斑,毛較棕熊短,爪短、後腿亦較短;頭軀幹長150~180公分,尾長12公分,肩高91公分,雌性體重92~140公斤,雄性115~270公斤。
墨西哥北部以北之北美地區
喜居森林,會被棕熊競爭甚至捕食,隨棕熊數量下降,黑熊有擴展分布的趨勢。擅游擅爬樹,夜間活動為主;冬季沉睡時間自10~5月,但在南方時間較短,且常被中間較暖的日子打斷;食物75%以上為植物,平均密度每14.5平方公里為1隻,雌熊活動範圍約為520公頃,雄熊5,200公頃,懷孕期約220天,有受精卵延遲著床的現象,小熊通常在1~2月出生,一胎1~5仔,通常2~3仔,出生時體重225~330公克,閉眼無毛,6~8個月斷奶,雌熊4~5歲性成熟,雄熊5~6歲性成熟,壽命最長可達26年。通常除受傷或帶小熊的母熊,黑熊一般不會主動傷人,在保護區域中,黑熊習慣於人的存在,甚至會翻找垃圾或向人乞食,而造成困擾。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食肉目(Order Carnivora)
熊科(Family Ursidae)
拉丁美洲社交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蹈類型。指發展於拉丁美洲城鎮的舞蹈,這些民間舞蹈與音樂有歐洲和非洲文化的雙重痕跡,而受非洲文化的影響尤深。經整理,1950年代保存在歐洲的社交舞版本包括曼波舞(Mambo)、森巴舞(Samba)、古巴的松倫巴舞(Son-Rumba)、瓜拉恰歌舞(Guaracha)、拜翁舞(Baion)、波蕾洛倫巴舞(Bolero-Rumba)等。一般而言,商業化的跳法都已喪失原貌,因為受限於鋼琴及薩克斯風十人制樂隊失去了原有的南美洲舞蹈風味,而且被歐洲各首府跳社交舞者聲稱要以「悅耳的樂團演奏型態」。因此舞蹈的節奏(尤指切分音)降低至一般標準。在國際社交舞蹈協會成立後,致力推展社交舞,並制定競賽標準,將社交舞...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