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5.82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拉丁美洲的國家書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丁美洲的國家書目包括以下兩種:(1)〔加勒比現行書目〕(Current Caribbean Bibliography)及〔加勒比國協書目〕(The CARICOM Bibliography)。
  [Current Caribbean Bibliography]是由位於波多黎各的加勒比區域圖書館(Biblioteca Regional del Caribe)於1951年起不定期出版,收錄加勒比區域圖書館所藏當地出版品及相關出版品,並由21個合作圖書館提供出版品的書目資料,合作館包括:荷屬安地列斯群島、維京島、蓋亞那、海地、牙買加、聖文森、多明尼加、巴貝多、千里達以及托貝哥等國家...
美洲水丁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或多年生草本,株高可達3公尺;莖直立,4-6稜,無毛,莖帶紅;單葉,互生,狹披針形至橢圓形,長5-10公分,寬1-3公分,先端銳尖,基部銳尖,全緣,葉柄長2-10公分;單花,腋生,近無柄;花萼4枚,披針形,先端漸尖,長4-5公釐,寬1.5-2公釐;花瓣4,橢圓形或倒卵形,黃色,長3-5公釐,寬1.5-3公釐,先端漸尖;雄蕊8,近等長,淡黃色;子房4室,長5-7公釐,4稜,柱頭黃色;蒴果,長1.5-2.5公分,寬約3公釐,4稜;種子狹卵形,長0.3-0.5公釐,褐色。
美洲組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名為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States。根據《美洲國家組織憲章》,凡批准該憲章的美洲獨立國家都可成為成員國,西元2015年時,成員數有35個,以及69個由組織或國家組成的觀察員。前身為《美洲共和國國際聯盟》,成立於1890年,1948年改稱現名,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區域性組織。主要宗旨為加強西半球和平與安全,和平解決成員間的爭端,保障集體安全,並進行經濟、社會和文化事務方面的合作。
美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rus americana
體長約130公分。成鳥頭頂紅色,眼前到臉頰黑色,耳下有紅色斑塊。喙灰黑色,基部紅色。腳黑色,長而健壯,身體其餘部分羽毛白色,外側飛羽黑色,在飛行時和身體其他部位的白色形成明顯的對比。幼鳥全身銹褐色,翅膀有白斑。
分布於北美洲。於加拿大北部繁殖,冬季至美國南部及墨西哥海岸度冬。
繁殖地的沼澤地和有池塘的草原,遷徙時會佇足於草原或是短草地,度冬地為海岸沼澤。飛行時,頸部和腳都分別向前後伸直。覓食上是機會主義者,利用乾草原和淺水溼地很多種類的動物和植物作為食物。求偶時會有精彩的舞蹈。族群數量少於200隻,是世界上最受威脅的鳥類之一。目前保育團體正利用沙丘鶴為養父母,進行建立新族群的工作。
鳥綱(Class Aves)
鶴形目(Order Gruiformes)
鶴科(Family Gruidae)
白領美洲咬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rogon collaris
體長約25公分。雄鳥喙黃色,頭、頸部綠色,腹部紅色,胸腹之間有一條白色橫帶;背部綠色,飛羽黑色,下方尾羽白色,有黑色橫紋。雌鳥背面大致棕色,腹部紅色較淡,胸腹之間有白色橫紋;上喙黑色,下喙黃色,尾羽下方黑色較多。喙粗厚,腳黑色,細小無力。
共7亞種,分布於中美洲及南美洲,由墨西哥南部到厄瓜多爾西部、玻利維亞北部和巴西東部,以及千里達。不遷徙。
本種是美洲咬鵑中分布最廣的一種。單獨活動或是成對棲息於潮溼森林以及森林邊緣;常站在枝頭很長一段時間都不動,偶爾飛出捕捉附近的昆蟲,或是扯下掛在枝條上的果實,再飛回原來的樹枝上。利用腐木的樹洞築巢,將樹洞整修加大,有時會亦會利用其他鳥類的巢洞或是白蟻的巢穴。雌雄都參與孵卵以及育幼的工作。
鳥綱(Class Aves)
咬鵑目(Order Trogoniformes)
咬鵑科(Family Trogonidae)
黑嘴美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occyzus erythropthalmus
體長約30公分。上喙黑色,下喙鉛灰色。身體背面圍棕色,喉部黃白色、體下白色。眼圈紅色。飛羽和尾羽都長,腳短,為灰黑色。幼鳥體上深褐色,眼圈黃色。
分布於美洲。繁殖於美國和加拿大的中部和東部,冬季會遷徙到中南美洲度冬。
這類分布在美洲的杜鵑不會對其他種鳥類行托卵寄生,而是雙親自行築巢孵卵育雛,不過有時候雌鳥會將卵下在其他同種杜鵑的巢中。活動於樹木的枝葉或是溪流旁的灌叢之中,可以很靈巧地在樹枝之間奔走跳躍。成鳥和幼鳥都以蛾蝶類的幼蟲為主要食物。巢為杯狀,由樹枝或是莖幹所組成,內覆草莖和葉子,通常位在樹木或是灌叢較低的地方。
鳥綱(Class Aves)
鵑形目 (Order Cuculiformes)
杜鵑科(Family Cuculidae)
美洲母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年生草本。葉有柄,倒卵形、倒披針形至披針形,長8-30 mm,掌狀3-5脈,鋸齒緣或鈍鋸齒緣,無毛,花單一腋生或成頂生總狀花序,花梗較其鄰近葉短;花冠藍色至淺紫色;雄蕊2,假雄蕊2。蒴果與萼片等長,長6-4 mm。

拉丁美洲的館際合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丁美洲國家地理位置鄰近,語言文字、文化背景相似,圖書館的合作發展有其先天有利的條件。但是由於他們多屬開發中國家,政治對立、通訊不便、書目資訊不發達、經濟與技術資源不足、專業人員缺乏等因素,造成該地區國內及國際間的圖書館合作推展困難。
  拉丁美洲的館際合作主要得自外來援助。美洲國家組織(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States)成立於1890年,發展之初即在華盛頓(Washington)設立哥倫布紀念圖書館(Columbus Memorial Library),以改善拉丁美洲的圖書館與書目服務。1956年召開拉丁美洲圖書館資料採購研討會(Seminar o...
美洲橡膠樹尾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斑大多聚集於葉緣,近圓形或不規則形,暗褐色至灰色,寬0.5-12 mm。產孢於上下葉表皆可見。子座無或僅由數個深褐色細胞組成。分生孢子梗2-17隻成散束,淺褐色,顏色與寬度均一,大多筆直,不分支,隔膜1-5個,有0-5個膝狀彎曲,頂端鈍圓或略有截形,30-180 x 4-7µm;分生孢子痕顯著加深。分生孢子針狀,透明無色,筆直或略為彎曲,多隔膜但不明顯,隔膜數3-15個,頂端銳尖,基部有截形並有顯著加深之臍,35-180 x 2-4.5 µm。
美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界七大洲之一。在亞美利加州的北部,東臨大西洋,西濱太平洋,北抵北極海,南臨墨西哥灣及加勒比海,以巴拿馬地峽與南美洲相接。面積約二千四百四十五餘萬平方公里,域內有美國、加拿大等國。也稱為「北亞美利加」。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