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9.02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息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呼吸相續。宋.蘇軾〈沐浴啟聖僧舍與趙德麟邂逅〉詩:「酒清不醉休休暖,睡穩如禪息息勻。」清.黃景仁〈大雨宿青山僧寺〉詩:「勞魂與清氣,息息共吁吶。」
罪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罪孽。《西遊記》第一三回:「今幸得聖僧,念了經卷,消了我的罪業,閻王差人送我上中華富地,長者人家托生去了。」《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五:「不知作了什麼罪業?今朝如此果報得沒下梢。」
全始全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好的開始及圓滿的結束。《三國演義》第八六回:「孤正欲與蜀主講和,但恐蜀主年輕識淺,不能全始全終耳。」《西遊記》第六四回:「聖僧不必閒敘,出家人全始全終。既有起句,何無結句?卒望成之。」
哀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哀求、央告。《三國演義》第一九回:「眾將又哀告,打了五十背花,然後放歸。」《西遊記》第二七回:「原來這唐僧是個慈憫的聖僧,他見行者哀告,卻也回心轉意。」
尊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尊稱對方的名號。《西遊記》第六二回:「國王請唐僧四眾上麒麟殿敘坐。問道:『聖僧尊號?』唐僧合掌道:『貧僧俗家姓陳,法名玄奘。』」
不知高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明事理、沒有分寸。《西遊記》第一五回:「你那老頭子,說話不知高低!我們是拜佛的聖僧,又會偷馬!」《紅樓夢》第三八回:「賈母笑道:『我喜歡他這樣。況且他又不是那不知高低的孩子。』」
奉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祭拜。《西遊記》第一九回:「三藏下馬奉拜,那禪師用手攙道:『聖僧請起。失迎、失迎。』」
含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懷怨恨。《西遊記》第二九回:「正含怨思憶父母,不期唐朝聖僧,亦被魔王擒住。」《紅樓夢》第六一回:「沒的結些小人仇恨,使人含怨。」
恩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謂父母、師長為恩田,因為他們對子女弟子有恩,所以對他們回報供養能生福,如田能生植物。《華嚴經探玄記》卷八:「問:『等是敬中如父母恩田與聖僧德田,勝劣云何?』」
三歸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指一個人為了成佛或解脫煩惱,願將自己奉獻給佛、法、僧三寶,並以三寶作人生的依怙。因為佛是師;法是藥;賢聖僧是修行的道友,所以歸順之。《長阿含經》卷一五:「我今重再三歸依佛、法、聖眾,願佛聽我於正法中為優婆塞。」也作「三皈」、「三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