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0.65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聲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由聲母、韻母和聲調構成的漢字字音。也稱為「音韻」。
2.聲母和韻母。
客家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客家人所使用的語言,是漢語中的一支。分布於江西南部、廣東東部、福建南部及湖南、廣西、四川、臺灣。臺灣地區大部分為四縣或海陸,少數為饒平、詔安、永定等。客家話保留較多古漢語音韻。主要特徵為古濁塞音和塞擦音聲母字,不論平仄,大都變為送氣清聲母;古曉、匣母的合口字聲母,多變讀為f;古鼻音韻尾-m、-n、-ng和塞音韻尾-p、-t、-k在客家方言中不同程度保留下來,其中以廣東、廣西及臺灣等地保留得較為完整。客家方言的聲調大都為六個,調類的分合與聲母的清濁有關,古平聲清聲母字今讀陰平、濁聲母今讀陽平、入聲也按聲母的清濁分為陰陽兩類,部分上聲次濁唸陰平,如「馬」、「野」、「冷」…字。而如「麼介」(什麼)、「今晡日」(今天)等,皆為具有客語特色的詞彙。簡稱為「客話」。
輔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元音而言,發音時氣流受阻者稱為輔音,國音字母中之ㄅ、ㄆ、ㄇ、ㄈ等均屬之。也稱為「聲母」、「子音」。
塞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輔音發音方式。發音時氣流通道完全受阻,然後驟然除阻,使氣流破裂而出所產生的聲音。塞音在音節前是聲母的一種,如國音中的ㄅ、ㄆ、ㄉ、ㄊ、ㄍ、ㄎ。也稱為「破裂音」、「全閉音」、「暫音」、「塞聲」、「塞爆音」。
繞口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語言遊戲。將漢語中聲母、韻母、聲調容易混同的文字交叉、重疊編成句子,唸起來有些拗口,而說快了容易發生錯誤。曲藝、戲曲界常用來作為訓練咬字、矯正口音、練習各種聲調的方法。也稱為「吃口令」、「急口令」、「拗口令」。
反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代表音的方法。用二字來表示一個字的音讀。如「東,德紅切」,「德」代表「東」的聲母「ㄉ」,「紅」代表「東」的韻母「ㄨㄥ」。
陰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國音聲調中的第一聲,音調高而平,始終一致。多由古音平聲中屬於清音聲母的字分化而來。如天、仙、東、風等。
三十六字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套代表唐、宋間漢語聲母系統的符號。是由唐末僧人守溫所創的三十個字母演變而來。其組織觀念參考印度梵語字母的排列。三十六種不同之聲母,各以實字充之,如重脣音為幫滂並明,輕脣音為非敷奉微,舌頭音為端透定泥,舌上音為知澈澄娘,齒頭音為精清從心邪,正齒音為照穿床審禪,牙音為見溪群疑,喉音為影曉匣喻,半舌半齒音為來日。
五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音韻學上指依脣、舌、齒、牙、喉五類聲母發音部位劃分的音。
點字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六個凸點組合而成,其名稱和位置由上而下,由左而右,分別是123點和456點。國語點字以注音符號中「聲母+韻母+聲調」而成。就目前注音符號點字記號來看,可以細分為:1. 聲母:21個,包括ㄅ、ㄆ、ㄇ、ㄈ、ㄉ、ㄊ、ㄋ、ㄌ、ㄍ、ㄎ、ㄏ、ㄐ、ㄑ、ㄒ、ㄓ、ㄔ、ㄕ、ㄖ、ㄗ、ㄘ、ㄙ。2. 韻母:16個,包括ㄚ、ㄛ、ㄜ、ㄝ、ㄞ、ㄟ、ㄠ、ㄡ、ㄢ、ㄣ、ㄤ、ㄥ、ㄦ、ㄧ、ㄨ、ㄩ。3. 結合韻:22個。4. 聲調記號:以數字表示。國語點字是以表音符號(表示聲音的符號)組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