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91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鑑別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負的,表示低分組學生答對百分比高於高分組,具有反向作用,該試題應淘汰。其原因可能是因為能力低的學生胡亂猜測,結果碰巧猜對;能力高的學生看不懂題目、會錯意、粗心大意。一般而言,鑑別度以0.25以上為標準,高於0.4為優良試題。如表2中,該試題鑑別度為0.5,顯示該試題為優良試題。常用的評鑑原則是先選出鑑別度較高的試題,然後,再從中選出難度指數較適中的題目。
置若罔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朝萬曆年間發生了「妖書」事件,禍連諸多朝中大臣,驚動全國上下。當時神宗已立長子為太子,即日後的光宗。而極為受寵的鄭貴妃連生三子,有人便寫了一篇文章,說鄭貴妃謀立己子,並直指皇帝將來會改立太子。由於內容均為胡亂推測之語,時稱之為「妖書」。神宗看了非常生氣,下令錦衣衛查辦,要找出寫這篇文章的人,處以極刑。一時間,傾朝都籠罩於妖書的陰影下,許多大臣因此受到牽連。當時的大學士沈一貫素與禮部侍郎郭正域不合,郭正域曾是沈一貫的學生,但郭正域一直對沈一貫不服,時常忤逆他,沈一貫因此懷恨在心。妖書事發後,有人向他密告可能是郭正域所為。沈一貫知道郭正域的為人,不可能寫下這篇大逆不道的文章,但一直對過去的事情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胡亂猜對或得到。如:「我能得獎是矇上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胡亂、任意。如:「輕舉妄動」、「妄下斷語」。《三國演義》第二回:「蹇碩設謀害我,可族滅其家,其餘不必妄加殘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胡亂、未經考慮的。如:「盲從」、「盲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妄言、胡言亂語。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二三齣:「則你那小鬼頭胡亂篩,俺判官頭何處買?」
言不及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詞、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論語 衛靈公:[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2.語譯 形容胡亂說話,義理失當。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詞、相反詞 相似詞 信口雌黃、夸誕不經 相反詞 口無擇言、讜言正論 5.例句 縱能口若懸河,而言不及義,其餘亦不足觀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找尋。《水滸傳》第七三回:「胡亂趁些晚飯吃,借宿一夜,明日早行。」明.湯顯祖《南柯記》第十齣:「好笑,好笑,沒煩惱趁煩惱。」
窘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困窘急迫。《晉書.卷六二.劉琨傳》:「在晉陽,嘗為胡騎所圍數重,城中窘迫無計,琨乃乘月登樓清嘯,賊聞之,皆悽然長歎。」《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朝奉這座莊居,六百銀子也不能勾得他,乘他此時窘迫之際,胡亂找他百把銀子,准了他的莊,極是便宜。」也作「窘急」、「窘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胡亂的、隨便的。如:「鬼混」、「鬼畫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