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92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出口成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脫口而出的話都符合文章規範。比喻才思敏捷,談吐風雅。《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優旃傳》唐.司馬貞.索隱:「崔浩云:『言出口成章,詞不窮竭,若滑稽之吐酒。』」《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難蘇學士》:「此人天資高妙,過目成誦,出口成章。」也作「脫口成章」、「出言成章」。
滾瓜爛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滾落在地上的瓜,熟透了。比喻極為純熟流利。《儒林外史》第一一回:「十一、二歲就講書、讀文章,先把一部王守溪的稿子讀的滾瓜爛熟。」《文明小史》第八回:「他親手註過的〈大學〉,親手點過的《康熙字典》,雖然不至於通部滾瓜爛熟,大約一部之中,至少亦有一半看熟在肚裡,不然怎麼能夠脫口而出呢?」
口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 雖然已準備好要說話,開口前會猶豫。5. 開口說話時,常卡在要講的第一個字。6. 一旦卡住的字脫口而出,會急著想把剩下的話說完。7. 想要說話時,張開了嘴巴卻發不出聲音。8. 無法順利說話時,會不自覺做鬼臉。9. 用跺腳或握緊拳頭來表達挫折感。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口吃英文關鍵字: Stammer 參考資料薛海˙薛映著。兒童語言發展遲緩問題, 2000年,頁106-114,遠流出版公司。
坐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變成真實,落實。如:「沒想到一語成讖,當時脫口而出,今日卻坐實了。」
有口無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心直口快。《兒女英雄傳》第一五回:「老爺此時早看透了鄧九公,是個重交尚義,有口無心,年高好勝的人。」《瞎騙奇聞》第一回:「我曉得這個人向來是有口無心的,但也不可不拘什麼話便脫口而出。」也作「有嘴無心」。
口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歌唱、說話、讀書時的咬字發音。如:「口齒不清」。《紅樓夢》第五四回:「不過聽我們一個發脫口齒,再聽一個喉嚨罷了。」
口無擇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話皆合道理,無需經過選擇。《孝經.卿大夫章》:「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後漢書.卷三九.劉般傳》:「數年,楊州刺史觀恂薦般在國口無擇言、行無怨惡,宜蒙旌顯。」今也誤用來指人說話隨便,言詞未經考慮即脫口而出。如:「他生氣時,往往口無擇言,因此很容易得罪人。」也作「口不擇言」。
說溜了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話不假思索,脫口而出,以致造成錯誤。如:「他不小心,說溜了嘴,正在那裡後悔呢!」
出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出言、脫口而出。[例]無論多麼生氣,他也從不以穢言出口傷人。
出言成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脫口而出的言辭都符合文章規範。比喻才思敏捷,談吐風雅。《淮南子.脩務》:「作事成法,出言成章。」也作「脫口成章」、「出口成章」。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