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雍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父康熙寬厚仁慈。對於政敵,殘忍無情,猜忌多疑,也因而得罪很多人。但雍正又深諳攏絡人心之道,對於屬下臣工,除了通過多種手段進行訓導、加緊控制外;最常用的是賞賜,如賜世職、加銜、加級,或賞四團龍補服、雙眼花翎、紫轡或各種宮中寶物、食品、人參等等。也不時「手書福字,賜內外大臣」以玆鼓勵 。「若臣工病痛,往往溫諭慰問,或賜贈藥物,或遣太醫診治,關切備至。」雍正如此恩威並進的賞賜與駕馭手段,使得臣...
中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居中站立。《大戴禮記.保傅》:「故成王中立而聽朝,則四聖維之。」《宋史.卷一三八.樂志十三》:「聖子中立,臣工四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時鋤頭一類的農具。《說文解字.金部》:「鎛,……一曰田器。」《詩經.周頌.臣工》:「命我眾人,庤乃錢鎛。」漢.鄭玄.箋:「錢,銚;鎛,鎒。」
直言無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直接說明,無所隱諱。《清史稿.卷二一四.后妃傳.文宗孝德顯皇后傳》:「今中外臣工於時事闕失,直言無隱。」《東周列國志》第五○回:「臣不忍坐視君國之危亡,故敢直言無隱。」
神工鬼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鬼斧神工」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達生》梓慶1>削木為鐻2>,鐻成,見者驚猶鬼神。魯侯見而問焉,曰:「子何術以為焉?」對曰:「臣工人,何術之有!雖然,有一焉。臣將為鐻,未嘗敢以耗氣也,必齊以靜心。齊三日,而不敢懷慶賞爵祿;齊五日,不敢懷非譽巧拙;齊七日,輒然忘吾有四枝形體也。當是時也,无公朝,其巧專而外骨消;然後入山林,觀天性;形軀至矣,然後成見鐻,然後加手焉;不然則已。則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與!」 〔注解〕 (1) 梓慶:魯國大匠,名慶。梓,製作木器的工匠。古人常以職業或專長冠於名字之上,如卜偃、盜跖。 (2) 鐻:音ㄐㄩˋ。一種樂器。形似鐘,初為木製,後改用銅...
心手相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什麼書呢?」桓公就生氣地說道:「國君讀書,你一個小小的工匠也敢過問!」輪扁回答道:「臣不敢,臣只是從臣工作的角度來看,臣要將輪子裝上車軸時,如果車輪太鬆車軸就不牢,太緊的話就裝不進去。只有不鬆不緊,才能製作出一個好輪子,這完全依靠熟練的技巧,心裡怎麼想,手便能怎麼做,這其中的技術,都是經驗的累積,無法用言語文字說得很明白。我無法傳授給我的兒子,我的兒子也無法從我身上領會。古人的經驗和智慧也是如此,不可能完全藉著書本傳授給後人。大王,您所讀的,不過是古人的糟粕而已啊!」後來「得心應手」這句成語就從工匠輪扁所說的「得之於手而應於心」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技藝熟練,運用自如,或用來比喻做事順利。
應手從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什麼書呢?」桓公就生氣地說道:「國君讀書,你一個小小的工匠也敢過問!」輪扁回答道:「臣不敢,臣只是從臣工作的角度來看,臣要將輪子裝上車軸時,如果車輪太鬆車軸就不牢,太緊的話就裝不進去。只有不鬆不緊,才能製作出一個好輪子,這完全依靠熟練的技巧,心裡怎麼想,手便能怎麼做,這其中的技術,都是經驗的累積,無法用言語文字說得很明白。我無法傳授給我的兒子,我的兒子也無法從我身上領會。古人的經驗和智慧也是如此,不可能完全藉著書本傳授給後人。大王,您所讀的,不過是古人的糟粕而已啊!」後來「得心應手」這句成語就從工匠輪扁所說的「得之於手而應於心」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技藝熟練,運用自如,或用來比喻做事順利。
慶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隆重而盛大的慶祝典禮。《宋史.卷一四一.樂志十六》:「層闈慶典年年舉,千古播徽音。」《郎潛紀聞初筆.卷八.道光六旬萬壽停止慶典》:「道光辛丑八月,恭值聖壽六旬,部院臣工,照例奏請舉行慶典。」
舞弄文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即「舞文弄墨」。見「舞文弄墨」(一)。01.《隋書.卷八五.王充列傳》:「善敷奏,明習法律,而舞弄文墨,高下其心。」(源) (二)即「舞文弄墨」。見「舞文弄墨」(二)。01.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卷二.列朝.進詩獻諛得罪》:「上大怒,謂棐舞弄文墨,輒欲將此上同天語,風示在外臣工,甚為狂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準備、具備。《詩經.周頌.臣工》:「命我眾人,庤乃錢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