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9.97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恃才凌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仁威將軍、吳興太守子顯,神韻峻舉,宗中佳器。分竹未久,奄到喪殞,惻愴于懷。可贈侍中、中書令。今便舉哀。」及1>葬請諡2>,手詔:「恃才傲物,宜諡曰驕」。 〔注解〕 (1) 及:等到。 (2) 諡:音ㄕˋ,君主時代,帝王、貴族、大臣等死後,後人依其生前事跡所評定的稱號。
獸心人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人面獸心」。見「人面獸心」條。01.《太平廣記.卷二五八.臺中語》引《朝野僉載》:「吏部主事高筠,母喪,親戚為舉哀,筠曰:「我不能作孝。」……獸心人面,不其然乎!」02.《石點頭.卷一二.侯官縣烈女殲仇》:「方六一,我一向只道你是好人,原來是獸心人面!」
歸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死的委婉說法。《官場現形記》第四九回:「裡面已經是嚎啕痛苦,一片舉哀的聲音,就有人趕出來報信,說是軍門歸天了!」《文明小史》第四一回:「等到少爺歸天,康太尊恨極,直要抓他來跪在靈前。」
凶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特指喪禮。《資治通鑑.卷一六○.梁紀十六.武帝太清元年》:「丁酉,東魏主為丞相歡舉哀,服緦縗,凶禮依漢霍光故事,贈相國、齊王,備九錫殊禮。」
供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祭拜。《紅樓夢》第六四回:「供奠舉哀已畢,親友漸次散回,只剩族中人分理迎賓送客等事。」
匿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的官吏,若父母喪,不向朝廷呈報丁憂者,稱為「匿喪」。《六部成語註解.刑部》:「匿喪不舉哀:官員聞父母之喪,即報丁憂去任。倘有隱匿而不舉行者,例有重刑。」
哭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國喪,眾人舉哀同哭。《史記.卷一○.孝文本紀》:「絰帶無過三寸,毋布車及兵器,毋發民男女哭臨宮殿。」後泛涕泣哀悼。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遭母童夫人艱,朝夕哭臨。」清.徐珂《清稗類鈔.義俠類.洪北江經紀黃仲則喪》:「至,則仲則已逝,移殯蕭寺。洪哭臨甚哀,為經紀後事備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