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3.73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全軍覆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軍覆沒」原作「舉軍盡沒」。蠕蠕,即柔然,為古代少數民族之一。初屬拓拔部,為東胡族的苗裔。北魏時,游牧於今鄂爾渾河和土拉河流域,建立政權。北魏世祖拓拔燾在位年間,屢次想北伐滅之。但是當世祖提出此議,朝中大臣幾乎全部反對,認為將會誘引南方劉宋乘隙來伐,恐怕得不償失。但崔浩卻表贊成,他說:「當初劉裕乘後秦內亂率大軍北伐,攻下關洛,並留次子劉義真與大批的精兵鎮守長安,但後來仍被夏主赫連勃勃攻破,軍隊全被消滅,創傷至今尚且未平復,怎麼敢來攻打我們呢?此時正是北伐的良機,可獲一勞永逸的長久之利。」於是世祖大悅,決意北伐。「全軍覆沒」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舉軍盡沒」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完全喪失或澈底失敗。
李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海錄碎事》所引斷句數則,尤不類,故棄而不錄。 評價詩論家對李賀詩的評價,有褒有貶。杜牧贊之為“騷之苗裔”(《李長吉歌詩序》),高稱他為“天縱奇才”(《唐詩品彙》),王夫之說他“真與供奉(李白)為敵”(《唐詩評選》),姚文燮以為他“力挽頹風”(《昌穀集注凡例》)。貶李者則說是“牛鬼蛇神太甚”(張表臣《珊瑚鉤詩話》),甚至認為是“詩之妖”(潘德輿《養一齋詩話》)。《資料取自於網路》 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ISP):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
皇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對亡父的尊稱。《楚辭.屈原.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心膽俱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非常悲憤或害怕。《三國演義》第三七回:「竊念備漢朝苗裔,濫叨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綱紀崩摧,群雄亂國,惡黨欺君,備心膽俱裂。」《西湖佳話.岳墳忠跡》:「人人見了心膽俱裂,殺得金兵四散五落。」也作「心膽俱碎」。
敕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中國北方的種族之一。為匈奴人的苗裔,隋時共有十餘部,以薛延陀勢力最強。唐時為唐與回紇的聯軍所滅,併入回紇,置瀚海都督府,分設府州,屬關內道。也稱為「鐵敕」。
伯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神話傳說中的神仙。《山海經.海內經》:「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龍,先龍始生氐羌,氐羌乞姓。」晉.郭璞.注:「伯夷父顓頊師,今氐羌其苗裔也。」也稱為「伯夷父」、「顓頊師」。
誓海盟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海誓山盟」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海誓山盟」典源作「河盟山誓」。漢高祖劉邦在平定天下後,對有功的軍臣加官賜爵、分封土地,《史記》裡列表敘述分封情形,並記載在賜封時,漢高祖誓言:「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意思是只要國家安定,眾功臣之勛爵必定永傳子孫。「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即是假使黃河乾涸,窄如衣帶;泰山崩壞,小如礪石(磨刀石)。你們的官爵才會變動。這是漢高祖向眾功臣許下的諾言,保證他們現在受封的爵位土地會世代相傳,絕不撤銷。所以唐代的司馬貞寫劉邦:「起沛入秦,憑謀仗計。紀勳書爵,河盟山誓。」就是描述這段以黃河、泰山為喻的誓言。後來「海誓山盟」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將「河...
勃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突然興起。《漢書.卷二八.馮衍傳下》:「苗裔紛其條暢兮,至湯武而勃興。」
泰山若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厲,磨刀石。「泰山若厲」指泰山變成如礪石大小,用以比喻時間久遠。《漢書.卷一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封爵之誓曰:『使黃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存,爰及苗裔。』」
稽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稽察、考證。《宋史.卷三四五.鄒浩傳》:「尚有五朝聖政盛德,願稽考而繼述之,以揚七廟之光,貽福萬世。」《三國演義》第四三回:「劉豫州雖云中山靖王苗裔,卻無可稽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