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79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馬克吐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頑童流浪記》(1884年)《卡縣名蛙》《百萬英鎊》《敗壞了哈德萊堡的人》《三萬元遺產》《案中案》《苦行記》《壞孩子的故事》《火車上的嗜人事件》《我最近辭職的事實經過》《田納西的新聞界》《好孩子的故事》《我怎樣編輯農業報》《大宗牛肉合同的事件始末》《我給參議員當秘書的經歷》《康州美國佬奇遇記》(1889年)《哥爾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神秘的訪問》《一個真實的故事》《法國人大決鬥》《稀奇的經驗》《加利福尼亞人的故事》《他是否還在人間》《和移風易俗者一起上路》《狗的自述》《鍍金時代》《人的五大恩賜》《傻子旅行》《巾幗英雄貞德...
摩訶迦葉(Mahakasy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嘉年華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主教國家在四旬節前三天至七天內的盛會。因為在四旬節裡,將有四十天禁止肉食等的苦行,所以在這個節日之前,人人奇裝盛服、食肉嬉戲、縱酒狂歡、盡情歌舞。§英carnival[例]巴西的嘉年華會極富盛名,每年都吸引了不少觀光客前來觀看。 △狂歡節、謝肉祭
坐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徒靜坐思惟禪法。《長阿含經》卷八:「彼苦行者,遙見人來,盡共坐禪;若無人時,隨意坐臥,是為垢穢。」
中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佛教用語:(1)不落入苦行和縱欲兩種極端的修行方法。也就是八正道。《中阿含經》卷五六:「五比丘!捨此兩邊,有取中道。」(2)對現象的觀察不落入實有或虛無兩種思想的極端。《中論》卷四:「離有無兩邊,故名為中道。」
仙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神仙所煉的靈藥,據說吃了可以長生不老,變成神仙。明.瞿佑《剪燈新話.卷三.申陽洞記》:「吾君既獲仙丹永命,吾等獨不得霑刀圭之賜乎?」《清平山堂話本.張子房慕道記》:「慕道修真還苦行,遊山翫景煉仙丹。」
不染一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典源又見《景德傳燈錄.卷三.僧那禪師》。內容則是表述僧那禪師的生平事蹟,他告誡弟子慧滿修道除了要能苦行外,還要能明本心,苦行才會有用。而要能明本心,就要隨時注意自己的心性所向,不要迷失。這樣心靈就會常保明亮,而不會有一點斷續間隔。後來「一塵不染」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人品純潔,絲毫不沾染壞習氣。也用於形容非常乾淨,一點灰塵都沒有。
沙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胡語音譯。梵語作Sramana。在印度泛指出家修苦行、禁欲,或因宗教的理由以乞食為生的人。在中國則專指佛教的出家人。《長阿含經》卷四:「我聞瞿曇沙門今夜當取滅度,故來至此,求一相見。」也作「桑門」。
迦葉尊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釋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中,摩訶迦葉的尊稱。少欲知足,常修苦行,傳說是佛教第一次結集的召集人。
頭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教用語。梵語dhūta的音譯。指修習十二種苦行的比丘。也譯作「杜多」、「杜荼」。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