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51.82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如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相傳為財神爺最早的稱謂。見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
寒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約在清明前一、二日。參見「寒食節」條。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二月》:「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宋.王禹偁〈寒食〉詩:「今年寒食在商山,山裡風光亦可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黃銅。《新唐書.卷二二一.西域傳下.康傳》:「綿地四千里,山周其外,土沃,產鍮、水精。」也稱為「鍮石」、「真鍮」。
乞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陰曆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二星相會之期,舊俗婦女此夕必備陳瓜果、鮮花、胭脂於庭中向天祭拜,以期擁有姣美的面貌;並對月引線穿針,以期雙手靈巧,長於刺繡織布,稱為「乞巧」。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七月》:「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鍮石為針,陳几筵酒脯瓜果於庭中以乞巧。」也作「祈巧」。
七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曆七月七日夜晚。相傳天上牛郎織女於這晚相會,後世以此日為情人節。此日婦女往往會陳瓜果、穿七孔針在庭院中祭拜,以乞求巧藝。見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七月》。
三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農曆正月初一。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正月》:「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隋.杜公贍.注:「陰曆正月初一日,為年、月、日三者之始,謂之三元。」
乘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乘坐竹木編成的筏。傳說舊時天河與海相通,海邊的人每年八月見木筏往來;有人遂帶糧食乘筏,至天河,看到牛郎與織女。見晉.張華《博物志.卷一○.雜說下》。或以為漢張騫尋河源,而乘木筏到天河。見《太平御覽.卷五一.地部.石》引《荊楚歲時記》。後比喻登天。北周.庾信〈哀江南賦〉:「況復舟楫路窮,星漢非乘槎可上;風飆道阻,蓬萊無可到之期。」唐.李商隱〈海客〉詩:「海客乘槎上紫氛,星娥罷織一相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聚飲酒。《史記.卷四三.趙世家》:「行賞大赦,置酒酺五日。」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正月〉:「元日至於月晦,並為酺聚飲食。」
競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賽舟。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沒汨羅日,傷其死,故並命舟楫以拯之。」
爆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以火燃竹,劈啪作響,用以驅鬼。今則用紙捲裹火藥做成,點燃引線就會炸裂,發出巨大聲響,常在喜慶時燃放。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正月》:「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惡鬼。」《紅樓夢》第五三回:「一夜人聲嘈雜,語笑喧闐,爆竹起火,絡繹不絕。」也作「爆竿」、「爆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