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88.71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驕者必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驕傲的人往往會因大意而遭到挫敗。如:「他宣稱自己穩拿冠軍,卻名落孫山,的確驗證了驕者必敗這句話。」
吳承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取得了科舉生員的資格,與朋友結伴去南京應鄉試。然而才華不如他的同伴考取了,他這位譽滿鄉里的才子竟名落孫山。  第二年春天,他的父親懷著遺憾去世了。接受初次失敗的教訓,吳承恩在以後三年內,專心致意地在時文上下了一番苦功,在嘉靖十三年秋的考試中卻仍然沒有考中。吳承恩羞恨交加,這年冬天,竟病倒了。  兩次鄉試的失利,再加上父親的去世,對吳承恩的打繫是沉重的。在他看來,考不取舉人,不僅付資無由,而且愧對父母,有負先人。但他並不以為自己沒考取是沒本事,而只是命運不濟,他認為"功名富貴自有命,必須得之無乃痴?"  生活困頓給吳承恩...
孫山名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名落孫山」。見「名落孫山」條。01.《大馬扁》第三回:「早知上海地面是個繁華淫靡的,康有為那時一來向好冶游,二來往應春闈,孫山名落,心中鬱鬱,最好借酒澆愁,尋花解悶。」
榜上無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名落孫山
劉蕡下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劉蕡,字去華,幽州昌平人,生卒年不詳,唐代進士。性沉健善謀,通曉春秋,常言古代興亡諸事,有救世之心。唐文宗年間,於舉賢良對策時,極力勸諫皇帝誅殺權奸、宦官,惜不為皇帝賞識,遂落第。典出《新唐書.卷一七八.劉蕡傳》。比喻考試不中,名落孫山。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劉蕡下第千年恨,范丹守志一生貧。」
不在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看重、不放在心上。《文明小史》第三四回:「其時榜已發出,毓生仍落孫山,妙在財氣甚好,也不在乎中舉。」也作「不介意」。
孫山之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考試不中。參見「名落孫山」條。《鏡花緣》第五二回:「既無錢財,又無勢利,因此也在孫山之外。」
鼇頭獨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名落孫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