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5.56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逆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迎面對著風。如:「逆風前進」。《儒林外史》第三三回:「一路又遇逆風,走了四五天,纔走到蕪湖。」
貧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尚自稱的謙辭。《初刻拍案驚奇》卷七:「貧僧請取這袈裟,試令羅公取之。不得,是羅公輸;取得,是貧僧輸。」《儒林外史》第三八回:「老和尚道:『貧僧當年住在南京太平府蕪湖縣甘露菴裡的,後來在京師報國寺做方丈。』」
安家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遠行者留給家庭的生活費用。《老殘遊記》第一九回:「老殘給了他二十兩銀子安家費,告訴他跟著做見證:『一切吃用都是我們供給,事完,還給你一百銀子。』」《官場現形記》第四九回:「那醫生見是蕪湖關道所薦,一定要包他三百銀子一天,盤川在外,醫好了再議,另外還要安家費二千兩。」
江淹夢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保守,所作詩文不如早年。 (2) 罷:辭退、去職。 (3) 宣城郡:南北朝時地名,位於今安徽省蕪湖縣東南,瀕水陽江西岸,以產宣紙著名。南朝梁明帝在位時,江淹於此地擔任太守。 (4) 冶亭:亭名,在今南京市。 (5) 郭璞:西元276∼324,字景純,東晉河東聞喜人。為著名的文學家與思想家,博學高才,好古文詩賦,又精通陰陽、曆算、五行、卜筮之術。曾為《爾雅》、《山海經》、《方言》、《楚辭》等書作注。 (6) 卿:對人的尊稱,此處指江淹。 (7) 見還:歸還。 (8) 五色筆:五色的彩筆。此處隱喻文才。〔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梁書.卷一四.江淹列傳》、《南史.卷五九.江淹列傳》
江郎才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保守,所作詩文不如早年。 (2) 罷:辭退、去職。 (3) 宣城郡:南北朝時地名,位於今安徽省蕪湖縣東南,瀕水陽江西岸,以產宣紙著名。南朝梁明帝在位時,江淹於此地擔任太守。 (4) 冶亭:亭名,在今南京市。 (5) 郭璞:西元276∼324,字景純,東晉河東聞喜人。為著名的文學家與思想家,博學高才,好古文詩賦,又精通陰陽、曆算、五行、卜筮之術。曾為《爾雅》、《山海經》、《方言》、《楚辭》等書作注。 (6) 卿:對人的尊稱,此處指江淹。 (7) 見還:歸還。 (8) 五色筆:五色的彩筆。此處隱喻文才。〔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梁書.卷一四.江淹列傳》、《南史.卷五九.江淹列傳》
張孝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領張浚的北伐,因而不斷受到主和派的誹謗、打擊。乾道五年(1169)因病以顯謨閣直學士的身份離職,退居蕪湖,講論理學,徜徉山水。  文學思想 張孝祥的文章對於南宋王朝政治的腐朽黑暗多有揭露和批判,表現了堅決抗敵、收復失地的愛國精神。他的詩歌多贈答、題詠和紀行之作,不少篇章都能于寫景敍事之中流露出對國家命運和人民生活的深切關懷。他的詩文在當時流傳甚廣,並得到過很高的評價。謝堯仁稱讚他的文章"如大海之起濤瀾,泰山之騰雲氣,倏散倏聚,倏明倏暗,雖千變萬化,未易詰其端而尋其所窮。"(《張于湖先生集序》)他寫詩有意學習蘇軾,韓元吉...
才盡江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保守,所作詩文不如早年。 (2) 罷:辭退、去職。 (3) 宣城郡:南北朝時地名,位於今安徽省蕪湖縣東南,瀕水陽江西岸,以產宣紙著名。南朝梁明帝在位時,江淹於此地擔任太守。 (4) 冶亭:亭名,在今南京市。 (5) 郭璞:西元276∼324,字景純,東晉河東聞喜人。為著名的文學家與思想家,博學高才,好古文詩賦,又精通陰陽、曆算、五行、卜筮之術。曾為《爾雅》、《山海經》、《方言》、《楚辭》等書作注。 (6) 卿:對人的尊稱,此處指江淹。 (7) 見還:歸還。 (8) 五色筆:五色的彩筆。此處隱喻文才。〔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梁書.卷一四.江淹列傳》、《南史.卷五九.江淹列傳》
主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報章雜誌中負責撰寫評論的人。《文明小史》第四四回:「行文給蕪湖道,叫他查明蕪湖日報館東家是誰,主筆是誰,限日稟覆。」
青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無賴漢。《通俗常言疏證.流品.青皮》引《保閩雜記》:「蕪湖等處曰青皮,上海曰流氓。」《官場現形記》第六回:「所有地方的青皮光棍,沒有行業的人統通被他招了去。」
江淹才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保守,所作詩文不如早年。 (2) 罷:辭退、去職。 (3) 宣城郡:南北朝時地名,位於今安徽省蕪湖縣東南,瀕水陽江西岸,以產宣紙著名。南朝梁明帝在位時,江淹於此地擔任太守。 (4) 冶亭:亭名,在今南京市。 (5) 郭璞:西元276∼324,字景純,東晉河東聞喜人。為著名的文學家與思想家,博學高才,好古文詩賦,又精通陰陽、曆算、五行、卜筮之術。曾為《爾雅》、《山海經》、《方言》、《楚辭》等書作注。 (6) 卿:對人的尊稱,此處指江淹。 (7) 見還:歸還。 (8) 五色筆:五色的彩筆。此處隱喻文才。〔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梁書.卷一四.江淹列傳》、《南史.卷五九.江淹列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