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5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戰無不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百戰百勝,無往不利。《晉書.卷一○○.蘇峻傳》:「東西抄掠,多所擒虜,兵威日盛,戰無不克,由是義眾沮衄,人懷異計。」也作「戰無不勝」。
勢成騎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騎虎難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永嘉之亂後,晉室南遷,天下仍不太平,各地均有叛亂。晉成帝時,蘇峻起兵叛亂,進逼京師,情勢十分危急。那時以陶侃為首,聯合溫嶠等人共同討伐叛軍,卻一直無法取勝。陶侃感到勢不可為,想要退兵,溫嶠便說服他,說:「天子受到小人逼迫,社稷動盪不安,正是臣子報效國家的時機。如今的情勢,已經不容我們退縮,就好像騎上了老虎,難以下來啊!」陶侃無法反駁,便留下來繼續領導眾人,終於平定了蘇峻之亂。後來「騎虎難下」這句成語,就從南朝宋.何法盛〈晉中興書〉所記溫嶠言「騎虎之勢,可得下乎」演變而出,比喻事情迫於情勢,無法中止,只好繼續做下去。
東床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風操:風節操守。 (3) 郗虞卿:指郗鑒。郗鑒(西元269∼339),字道徽,東晉名臣。蘇峻之亂,誓師勤王,復安晉室。諡文成。郗,音ㄔ。 (3) 囓:音ㄋ|ㄝˋ,啃、咬。 (4) 神色自若:神色從容自然,很鎮定的樣子。見「神色自若」。〔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晉書.卷八○.王羲之列傳》、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
郗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269~339)字道徽,東晉名臣。博覽經籍,明帝時,拜為安西將軍,移車騎將軍,與王導、卞壼等同心輔政,封南昌縣公。蘇峻之亂,誓師勤王,復安晉室。諡文成。著有文集十卷。
拔本塞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樹根。原,水源。拔本塞原指拔掉樹木的根,堵住水的源頭。語出《左傳.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謀主也。伯父若裂冠毀冕,拔本塞原,專棄謀主,雖戎狄,其何有余一人?」後比喻毀棄根本。《晉書.卷六七.郗鑒傳》:「賊臣祖約、蘇峻不恭天命,不畏王誅……拔本塞原,殘害忠良,禍虐蒸黎,使天地神祇靡所依歸。」亦可引申為正本清源、從根本做起。也作「拔本塞源」。
逋逃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罪犯逃亡時躲藏的巢窟。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陶公自上流來,赴蘇峻之難,令誅庾公。」劉孝標注引《晉陽秋》:「而峻擁兵近甸,為逋逃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回:「又把六十年前民風淳朴的地方,變了個輕浮險詐逋逃藪。」
東床嬌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風操:風節操守。 (3) 郗虞卿:指郗鑒。郗鑒(西元269∼339),字道徽,東晉名臣。蘇峻之亂,誓師勤王,復安晉室。諡文成。郗,音ㄔ。 (3) 囓:音ㄋ|ㄝˋ,啃、咬。 (4) 神色自若:神色從容自然,很鎮定的樣子。見「神色自若」。〔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晉書.卷八○.王羲之列傳》、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
陶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259~334)晉代名臣,潯陽(今湖北省黃梅縣北)人,字士行,明帝時拜征西大將軍,都督荊襄軍事,平定蘇峻之亂,初為廣州刺史,每日搬運磚塊以鍛鍊體力,為人忠順勤勞,時人比之諸葛亮。
勢不可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字道徽,東晉名臣。博覽經籍,明帝時,拜為安西將軍,移車騎將軍,與王導、卞壼等同心輔政,封南昌縣公。蘇峻之亂,誓師勤王,復安晉室。諡文成。有文集十卷。 (7) 屈:降服、折服。 (8) 懲:警戒、教訓。 (9) 豕突:野豬向四處衝撞,比喻賊寇到處侵犯。 (10) 謀猷:謀略。 (11) 呼吸:比喻瞬息、頃刻之間。 (12) 申胥:伍員(西元前?∼前664),字子胥,春秋楚人。楚王聽讒言殺其父兄,伍員逃至吳國,佐吳伐楚報仇,並輔吳稱霸,因功封於申地,故稱「申胥」。
庾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289~340)字元規,晉鄢陵人。明帝立,奉遺詔輔政,成帝朝為中書令,政事一決於亮,平蘇峻之亂,拜征西將軍,後代陶侃鎮武昌,遙執朝政。時晉室偏安,亮力圖恢復中原,未成而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