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油嘴滑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八十八回》:「這件小淫婦兒,學的油嘴滑舌。」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三十六回:「你這遊方的和尚,便是有些油嘴滑舌的說話。」 解釋只說話老於世故,輕浮不直爽。含貶義。油、滑:指老於世故,說話輕浮。 例句最近常發生老榮民被油嘴滑舌的金光黨騙了ㄧ生積蓄的事件。
史無前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曰:「兩賢同時,便是未有前例4>。」 〔注解〕 (1) 竟陵王子良:西元460∼494,南朝齊南蘭陵人,字雲英。齊武帝子。初仕宋為寧朔將軍。入齊,封竟陵邵王。武帝時歷司徒、侍中、揚州刺史、中書監。鬱林王即位,進位太傅,恐其奪帝位,雖加殊禮而深忌之,不久病死。曾啟陳請鵡除逋租,寬刑息役 。居雞籠山西邸,延攬學士,抄《五經》、百家,撰《四部要略》。篤信佛教,數於邸園營齋戒,大集朝臣眾僧。今存《南齊竟陵王集》輯本。 (2) 王融:西元467∼493,字元長,南朝齊琅邪臨沂人。舉秀才,為太子舍人,遷祕書丞。因謀立竟陵王,賜死獄中。為文詞藻富麗,為當世所稱譽。著有文集十卷。 (3) 佐:輔助者。...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斜月知何照,幽林判自芳。  故人驚逝水,寒雀噪空牆。不是平生舊,遺蹤要可傷。 話舊(亭中對兄姊話蘭陵崇賢懷真已來故事,泫然而作)  存亡三十載,事過悉成空。不惜沾衣淚,並話一宵中。 至開化裏壽春公故宅  甯知府中吏,故宅一徘徊。曆階存往敬,瞻位泣餘哀。  廢井沒荒草,陰牖生綠苔。門前車馬散,非複昔時來。 睢陽感懷  豺虎犯天綱,升平無內備。長驅陰山卒,略踐三河地。  張侯本忠烈,濟世有深智。堅壁梁宋間,遠籌吳楚利。  窮年方絕輸,鄰援皆攜貳。使者哭其庭,救兵終不至。  重圍雖可越,藩翰諒難棄。饑喉待危巢,懸命中路墜。...
荀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歲那年遊學齊國。他在到齊國以前做過什麼事,古籍未曾記載,無法考證。楚考烈王八年,楚相春申君以荀子為蘭陵(戰國楚邑,在今山東省嶧縣境)令,荀子因而遷居蘭陵。考烈王在位二十五年卒,春申君為李園所殺,荀子亦被廢棄。晚年著書講學,其弟子如李斯、韓非、毛亨、浮丘伯等,皆為名儒。約於西元前二三○年,荀子在蘭陵去世。
王鼎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鼎鈞(1925年4月4日-),山東省臨沂縣蘭陵(今臨沂市蒼山縣)人,作家。目錄1 簡歷2 觀點2.1 寫作風格3 著作4 獲獎5 評價6 參考資料6.1 責任編輯 簡歷王鼎鈞(1925年4月4日-),山東省臨沂縣蘭陵(今臨沂市蒼山縣)人,台灣當代散文作家,曾用筆名方以直。創作以散文為主,其它還有詩、小說、劇本及評論。現旅居美國紐約,專事寫作。王鼎鈞生於一個傳統的耕讀之家,從小就接受中國古典文學的薰陶,幼年時受沈從文作品影響,立志寫作;也受夏丏尊影...
鬱金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美酒。唐.李白〈客中行〉:「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分路揚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雙方才學相當,互不相讓。《南史.卷三三.裴松之傳》:「蘭陵蕭琛言其評論可與過秦、王命分路揚鑣。」《隋書.卷七六.文學傳.序》:「簡文、湘東,啟其淫放,徐陵、庾信,分路揚鑣。」
恃才驕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恃才傲物」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蕭子顯(西元489∼537),字景陽,南朝梁蘭陵人。雅好文學,文章寫得很好,〈鴻序賦〉一文,曾獲得沈約的讚賞。且精於史學,撰有《南齊書》、《後漢書》、《貴儉傳》等書。他生性莊嚴孤傲,對於自己的才氣頗為自負,曾自比為宋玉、賈誼。接見普通賓客時,也不和他們交談,只是揮扇示意,因此得罪了那些平庸的讀書人。但因他的才華受到梁武帝和簡文帝父子的看重、賞識,在他過世後,梁簡文帝還特別為子顯手書詔書:「恃才傲物,宜諡曰驕。」意思是說他生前依仗自身的才幹,驕傲自負,應該諡號「驕」。後來「恃才傲物」被用來指依仗本身有才幹而驕傲自大,目空一切。
金瓶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傳為王元美或李卓吾所作,或說是蘭陵笑笑生所作。一百回。根據水滸傳中潘金蓮、西門慶故事敷衍而成,其書洞達世情,敘寫委曲盡致,惟多涉隱穢,故被視為淫書。今流傳本子有刪節過的古本及詞話本。
荀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313~前238)戰國時趙人,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游學於齊,三為稷下學官的祭酒,後適楚為蘭陵令。學說本於孔子,著書數萬言,主張「隆禮義而殺詩書」、「法後王」,傾向以後天禮法修飾人性。其對人「性」之理解與孟子學說根本上不同,所以他主張「性惡」與孟子主張「性善」,並非互相矛盾的學說。韓非、李斯均為其學生。作賦十篇,開漢人辭賦的先河。後世尊稱為「荀卿」、「荀子」,漢人為避漢宣帝諱,改稱為「孫卿」。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