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40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洞穴筆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殼約略呈菱形,深紫褐色,上面有白色橫帶,橫帶上下有較淺的褐色橫帶。縫合線下方有肩部,殼體上縱肋約十條,肋與肋間的殼體十分平滑。殼口橢圓形,軸唇上有兩齒,為黃褐色,外唇完整,紫褐色與白色相間。
蝸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殼形 : 形殼寬 : 約1.5mm殼高 : 約1.9-2.2mm螺層數 : 約6.5 層殼微小、右旋,殼色為灰褐色,殼形為短胖長圓筒形。殼頂較圓,體螺層較為膨脹,但至下部略微緊縮,各螺層縫合線深。殼口不規則半圓形,並於唇緣有許多齒狀構造,軸唇齒大而少。殼臍開孔明顯。
形蟹守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貝殼小型而且粗短,呈淡褐色,殼表有細螺肋,肋上有白色顆粒列,有些個體有黑褐色斑,殼長約1公分餘
蝸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殼形 : 圓錐形殼寬 : 1.8-2.3mm殼高 : 3.8-4.1mm螺層數 : 約5.5 層殼微小、右旋,為長卵形。殼頂鈍,淡褐色,有些許透明,越向殼口顏色越淡。各螺層相當突出,上部螺層較為光滑,下部螺層具有斜線雕刻紋,體螺層較長而大,佔總殼長的一半,體螺層周緣圓滑,殼底突出,位於殼臍處略呈角狀,縫合線明顯,於殼口處上行。殼口卵圓形,殼唇緣外張,於內唇具有細微的突起,軸唇向外延伸而呈弧形,角板透明白色、低而顯著。殼臍深窄,不易觀察。
蝸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殼形 : 圓筒形殼寬 : 約1mm殼高 : 約1.8mm螺層數 : 約5 層殼微小、右旋,深褐色稍透明。各螺層突出,縫合線明顯,殼頂鈍,體螺層較大、長,佔總殼長一半。殼表無光澤,具有許多微小的突起,以及纖細的斜向雕刻紋,並有許多板狀構造,板狀構造於體螺層約有9 條。殼口為三角圓形,唇緣薄而延伸外翻,但於殼唇緣不連續,壁板大而斜向,略微彎曲與扁平,軸板次大,也斜位,底摺深位,壁褶微弱而深位,角板退化而小。殼臍明顯,但不易觀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蠶在變成之前,吐絲結成白色或黃色的橢圓形物體。如:「蠶繭」、「吐絲成繭」、「抽絲剝繭」、「作繭自縛」。《禮記.祭義》:「世婦卒蠶,奉繭以示于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鱗翅目蠶蛾科和天蠶科昆蟲的通稱。能吐絲,以環節蠕動,胸腹及尾有六對腳,食桑葉。自幼蟲成長,必蛻皮數次,每次三、四日,經三、四次後,作繭變,化為蛾。
破繭而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蠶作繭變後,化蛾破繭的過程。今多用以指事情真相大白。也用來比喻掙脫束縛或突破困境。如:「她終於破繭而出,闖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雙翅目蚊科。形體細長,胸部有一對翅膀和三對細長的腳。雄蚊主食花蜜和植物汁液,雌蚊則多數以人畜的血液為食。卵產於水面,孵化為水生幼蟲孑孓,後蛻化為,再變為成蟲。能傳染黃熱病、瘧疾、絲蟲病和登革熱。 △白鳥、豹腳、蚊蟲、蚊子  ◎
羽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昆蟲化為成蟲,稱為「羽化」。晉.干寶《搜神記》卷一三:「木蠹生蟲,羽化為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