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振臂一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兵又精銳盡出,敵我眾寡懸殊,援軍又遲遲不至,一時間已敗相畢露,但李陵還是英勇地指揮他的軍隊對敵人作浴血戰。兵士們都忍住創痛,爭先奮勇殺敵,直至死傷遍野,剩下幾十個人,還不肯放下武器,李陵仍英勇地揮動手臂,號召殘餘的兵士們努力殺敵(振臂一呼),直至箭射完了,刀也折斷了,不得已才向匈奴投降,匈奴的單于立他為右校王。李陵的英勇表現與部下們視死如歸的精神,真叫人由衷的欽佩。(註1) 例句慈善募款經過市長「振臂一呼」後,地方人士紛紛響應熱烈。(註2) 引用相關文獻註1:成語故事<插圖本>,石光中編著,西北出版社,頁15...
苦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艱苦奮戰。如:「經過浴血苦戰,終於贏得最後勝利。」唐.杜甫〈江亭〉詩:「江東猶苦戰,回首一顰眉。」《西湖佳話.錢塘霸跡》:「劉營將士苦戰多時,忽聽得主帥已逃,便心灰意懶,盡皆敗走。」
親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親自前往。《三國演義》第一回:「我等親赴血戰,救了這廝,他卻如此無禮!」
十生九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處境十分危險。元.關漢卿《哭孝存》第二折:「俺破黃巢血戰到三千陣,經了些十生九死,萬苦千辛。」《警世通言.卷三○.金明池吳清逢愛愛》:「小娘子十生九死,官人便要講親,也待病痊。」也作「十死九生」、「十死一生」。
死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拚命戰鬥。如:「將士們為國家死戰到底。」《三國演義》第七回:「眾軍士齊心死戰,趙雲衝突不入。」
2.決定生死存亡的關鍵戰役。《三國演義》第一一二回:「城中糧少兵多,不能久守,可率吳、楚之眾,與魏兵決一死戰。」
千生萬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九死一生,十分危險。《三國演義》第三三回:「吾等千生萬死,身冒血戰,奪得城池,汝安敢誇口!」
末梢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後的部分。《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譬如在河中時血戰幾番,末梢頭和侍中幾乎性命不保。」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