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反社會型人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庭中不當教養所形成。在生物因素方面,身經系統的缺陷,使患者對威脅和壓力的反應低於常人;額葉功能缺陷;血清素低活性,都是可能造成原因。(註1.2) 治療反社會型人格的治療,通常沒有成效,因為患者缺乏良知或改變的欲望。(註1)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反社會人格英文關鍵字: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參考資料註1.變態心理學/Ronald J. Comer原著;林美吟譯(二版) 台北市:心理出版 p.569~613註2.現在心理學:現在人研究自身問題的科學/張春興主編(重修版)台北市:臺灣東華p...
|
邊緣性人格異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等等。另外,一些學者也註意到性別因素似乎在該障礙的神經生物學方面起重要作用,比如有研究發現男女患者在血清素含量和機能上有顯著差異。3、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主要包括由撫育者導致的創傷事件、親自溝通不良、家庭功能不全、教養方式不當、與父母分離或父母缺失以及父母本身有人格問題等等。其中創傷事件,入多孩子的精神虐待、身體虐待和性虐待等等。很多邊緣型人格異常的病人都報告出各種各樣的不良童年經歷,研究發現這些不良的童年經歷大都發生在性潛伏期(4、5歲至青春期)。在這些事件中最常見的就是性虐待,40%~70%的住院病人都報告出該類事件...
|
厭食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出訊號決定進食與否,後來發現許多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對飲食行為有明顯的影響,例如厭食症病人腦脊髓液中的血清張素(serotonin)較常人低。2.社會學:西方社會強調瘦才是美,造成婦女普遍對自己的體重不滿意。3.心理學:許多厭食症發病是在青少年,特別是女性,通常父母對他們都有高度的期待,因無法達成期待造成挫折,失去自尊與自信,轉而以飲食的控制來彌補內心的不足。在家庭及感情上受到和身體胖瘦有關的壓力。 症狀1.生理方面:瘦弱無力、無精打采、臉色蒼白、畏寒、掉髮、便祕、骨質疏鬆、貧血等,程度嚴重則會導致胃腸功能衰竭、心臟和腎臟...
|
情感性疾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躁鬱症患者在躁症發作時,其活動量是升高的。(2) 神經傳導物質:憂鬱症和躁鬱症中的躁症發作時,兩者的血清素的量是低的,但在正腎上腺素中,憂鬱症患者是少的,而躁症發作時是多的[註四]。(3) 遺傳因素:憂鬱症的遺傳率約有37%,而躁症約為85%,故遺傳因素是造成躁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註釋[註一] Richard J. Gerrig with Philip G. Zimbardo.(2010). P454. MA: Pearson Education, Inc.[註二] Richard J. Gerrig with Phi...
|
妥瑞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熊貓症。只要妥瑞氏患者的症狀很明顯的在感冒(特別是鏈球菌感染時)時急遽加重者,都會被懷疑,加上患者血清中可驗出自體抗體或特殊的淋巴球標記就可確立診斷。但此種病因仍佔妥瑞氏患者中的少數,體質上必須有特定免疫反應才會發生。因為,大家都得過鏈球菌感染,卻不是人人都會併發熊貓症。四、診斷標準根據DSM-IV1994年美國精神學會第四版的診斷和統計手冊,必須符合以下五個條件:(一)多重運動性抽動及一種或更多聲性抽動。(二)這些抽動會同時出現或分別在病程中不同時段出現。抽動每日發生多次,在一年以上期間幾乎天天出現。(三)在此期間內...
|
抗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或動物受病毒或病菌感染後,啟動免疫系統,在血清中產生的具有抵抗或殺死病毒、病菌作用的蛋白質。抗體只能與特定的抗原結合,而消弭抗原的毒性。
|
米食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攝取醣質供應其熱量,並有優質的蛋白質,再配合纖維、礦物質與維生素,以促進消化與代謝。況且米飯尚有降低血清膽固醇,能抑制人體脂質含量上升的效用,攝取米飯飲食較不會罹患心臟血管疾病及肥胖症,因此,專家推薦「吃飯配菜」是營養均衡的膳食習慣。近年來,國人受西方速食文化及社會經濟地位提升的影響,海鮮肉類的消費量,已逐漸凌駕食米之上,膳食結構普遍呈現脂肪攝取過量,碳水化合物攝取不足的現象,由於營養失衡,極易造成肥胖症及慢性疾病的發生。除此,現代人距離農耕歲月愈來愈遠,大家對於農業生產及農村生活感到陌生,也少有機會去瞭解祖先所流傳饒富...
|
血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的紅血球依父母的遺傳基因來決定不同的抗原性,因而呈現不同的血型。最主要血型系統稱為ABO血型系統,有四種:A型、B型、AB型和O型。其他較重要的血型系統還有Rh血型系統(可呈陽性或陰性)。血型系統對輸血具有重要意義,以不相容的血型輸血可能導致溶血反應,造成溶血性貧血、腎衰竭、休克,甚至死亡。血型原理的應用,也有助於法醫學上親子關係的鑑定。
|
預防接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疫苗或免疫血清注射進入健康的人體中,使體內產生對某種傳染病特殊的抵抗力,以達到預防感染的目的。 △預防注射
|
強迫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用的方式是抗憂鬱藥物加上認知行為治療療效,大約可以改善八成左右的症狀。新一代抗憂鬱劑的藥理作用在於血清素再吸收的阻斷,以致讓神經細胞間隙的血清素濃度增加。利用高濃度的血清素,來調和頭狀核與眼前額葉的病灶,讓強迫症狀減輕。認知行為治療的指導原則就是:「暴露不反應」。也就是跟強迫症狀共存,但是不隨著其節奏起舞。例如摸到髒東西,不去清洗,讓自己的焦慮在30分鐘之後自然 消退。個案...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