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77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決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凡議案經主席提付表決者,不論可否,即稱為「決議」。
提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所提出的意見。[例]到澎湖畢業旅行的提議,經表決後以最高票通過。
垃圾桶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案被修改、擱置;相反的,也有可能因為極少數或某一持反對立場的委員不在場而被闖關成功。所以立法院進行表決時,時機的掌握變得非常重要。即使是行政部門本身,其參與決策的人員也是有流動性的,最明顯的例子可能就是因政黨輪替,或行政院各部會首長的更迭或內閣的改組,導致所謂「人存政舉,人亡政息」,這種情形在台灣政局是常常見到的。 *(三) 垃圾桶決策模式垃圾桶模式認為,如具有上述三項特徵的組織,其決策常常決定於四股力量(streams,或譯成”流”):問題 (problems)、解決方案 (solutions)、參與人員(parti...
列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開會時,到場參與會議,有發言權而無表決權者,稱為「列席」。如:「本次開會請到次長列席備詢。」
質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意代表在議會中,向政府官員提出詢問,稱為「質詢」。不論答覆如何,均不得辯論、表決
難分難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彼此糾纏或爭吵激烈,不易分離排解。[例]班上同學為了是否要舉辦慶生會而討論得難分難解,班長只好逕付表決
通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議案經法定人數表決同意而成立。如:「此案在議會已表決通過。」
舉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舉起手臂。如:「舉手表決」。唐.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如有力者哀其窮而運轉之,蓋一舉手一投足之勞也。」
成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開會時議案經議決通過。如:「在全體委員投票表決通過後,本議案宣告成立。」
投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選舉或表決時將個人意見表達在選票上,再投進票箱。如:「我們以投票方式,選出下任班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