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4.92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別有用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襟懷坦白、光明磊落
懷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襟懷、胸襟、胸宇
一見傾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初次見面就產生好感。《資治通鑑.卷一○五.晉紀二十七.孝武帝太元九年》:「主上與將軍風殊類別,一見傾心,親如宗戚。」明.汪廷訥〈種玉記.第六齣〉:「前日在花園中遇著霍仲孺,丰格不凡,襟懷灑落,我一見傾心,只是無緣相會,如何是好。」
掛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王莽殺子,逢萌以為禍將累人,乃解冠掛東都城門而去。見《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列傳.逢萌》。後比喻辭官。《南齊書.卷五四.高逸列傳.杜京產》:「泰始之朝,掛冠辭世,遁捨家業,隱于太平。」宋.歐陽修〈送襄陵令李君〉詩:「民淳政簡居多樂,無苦思歸欲掛冠。」《儒林外史》第八回:「看老世臺這等襟懷高曠,尊大人所以得暢然掛冠。」也作「挂冠」、「挂衣冠」。
曹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例如:《短歌行》、《步出夏門行》等均是四言詩之佳作,使四言詩重生而再放異彩。曹操詩文辭簡樸,直抒襟懷,慷慨悲涼而沉鬱雄健,華美辭藻並不常見,惟形象鮮明,如《觀滄海》一詩:「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寥寥數筆,即能以遼闊的滄海景象,表現詩人的胸襟,不加潤飾。此外,曹操還有不少其他文章傳世,例如《請追增郭嘉封邑表》、《讓縣自明本志令》、《與王修書》、《祀故太尉橋玄文》等,文字質樸,感情流露,流暢率真。來自http://www.geocities.com/crown4h/
周敦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灑落,如光風霽月。」3.朱熹:「濂溪在當時,人見其政事精絕,則以為宦業過人;見其有山林之志,則以為襟懷灑落,有仙風道氣。無有知其學者。」二、牟宗三認為:濂溪之造詣猶在觀賞之境界中,只對於誠體有積極之默契卻落在「心」上說功夫,不合於孟子就「本心」體現心之道德的實體性之義。由於濂溪是從《中庸》、《易傳》入而默契道妙,因而對於孔子之踐仁與孟子之盡心知性知天,尚無相硬之體會。三、錢穆指出:當時人形容濂溪人品如光風霽月,那是藝術境界,非道德境界;其氣象意境毋寧是更近東漢魏晉,更近道家與釋氏。濂溪雖言:「志伊尹之所志,學顏子之所學...
茅椽蓬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椽,架設屋瓦的木條。牖,窗子。茅椽蓬牖比喻屋舍簡陋。《紅樓夢》第一回:「雖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繩床,其風晨月夕,階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懷筆墨者。」
繩床瓦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繩為床,以瓦為灶。形容環境簡陋,生活貧困。《程乙本紅樓夢》第一回:「所以蓬牖茅椽,繩床瓦灶,並不足妨我襟懷。」
朗然若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昭然若揭」。見「昭然若揭」條。01.清.梁章鉅《浪跡續談.卷八.致劉玉坡督部韻珂書.附玉坡督部覆書》:「接讀手札,再三捧誦,仰見真情摯意,流露行間,不特我兄之襟懷,朗然若揭,即弟之前後衷曲,亦無不盡入鑑中。」
瓦灶繩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家境極貧困。《紅樓夢》第一回:「雖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繩床,其風晨月夕,階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懷筆墨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