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35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歷史研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握過去史實,欲求予以解決,方較容易;加以充分了解過去與現在之事實後,對於未來教育政策之制定才不致重蹈覆轍,並能提供明確清晰的展望,此乃教育的歷史研究之主要目標。 貳、歷史的科學性史學家之活動是否可視為科學,或是否有歷史研究這件事之問題存有歧見。 一、反面論點否定觀點之人士指出,主要關鍵在於歷史研究具有以下之限制:1.科學的目的在於預測,然而史學家無法依據過去事件,求出其普遍性;因為過去的事件經常是未經計畫或不按計畫發展。2.史學家之研究必須依賴他人之觀察報告才可進行,但他人之能力與其所提出之報告客觀性為何尚待查證。3.史...
噬臍莫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噬齊」同「噬臍」。要人用嘴咬自己的肚臍,是做不到的事。根據《左傳.莊公六年》記載,楚文王出兵攻打申國,路經鄧國時,鄧祁侯因為楚文王是自己的外甥,於是設宴款待。這時騅甥、聃甥、養甥三人請求鄧祁侯趁機殺了楚文王,他們認為將來滅掉鄧國的人一定是楚文王,如果不儘早動手,以後再後悔,就來不及了。但是鄧祁侯不答應。結果莊公十六年,楚文王出兵滅掉鄧國。後來「噬臍莫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後悔已遲。「噬臍莫及」完整語形見於明朝焦竑《玉堂叢話.卷七.規諷》:「宜鑒覆轍,為宗社生靈永遠之謀,失今不圖,噬臍莫及。」意思是:為了人民社稷著想,要避免重蹈覆轍,免得後悔已遲。
借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他人的言行作為自己的警惕。如:「我們應當以歷史為借鑑,以免重蹈覆轍。」也作「借鏡」。
前車之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重蹈覆轍
鑑古推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察歷史的教訓或足以效法的地方,以推知現今的作法優劣。如:「歷史就像一面鏡子,可以讓後人鑑古推今,避免重蹈覆轍。」
鑒往知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察過去的事實,便能推知未來的變化。如:「多讀史書,可以讓我們鑒往知來,不再重蹈覆轍。」也作「觀往知來」。
辛亥革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此之後就不再前進,開始與革命軍談和。袁世凱意圖藉此鞏固自己的勢力,因為清朝一旦復興,他可能又會重蹈覆轍,被迫致仕。革命軍也略知袁世凱的企圖,因而面臨繼續戰鬥或利用袁世凱以保護民主共和的兩難式抉擇。最後,革命黨人選擇了最後一條路。可是如果推舉袁世凱為大總統,他是否能維護民主共和,不能無疑。因此為免袁世凱任大總統後專制獨裁,必須先制定約束大總統的臨時約法。臨時約法制定後,孫中山即和袁世凱簽約,表示袁世凱若遵從臨時約法,定都南京,並在南京就職,則願意宣統皇帝退位後即將大總統職位讓給袁世凱。袁世凱一口答應,傾全力壓制主張帝位的...
噬臍無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後悔已遲。「噬臍莫及」完整語形見於明朝焦竑《玉堂叢話.卷七.規諷》:「宜鑒覆轍,為宗社生靈永遠之謀,失今不圖,噬臍莫及。」意思是:為了人民社稷著想,要避免重蹈覆轍,免得後悔已遲。
噬臍何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後悔已遲。「噬臍莫及」完整語形見於明朝焦竑《玉堂叢話.卷七.規諷》:「宜鑒覆轍,為宗社生靈永遠之謀,失今不圖,噬臍莫及。」意思是:為了人民社稷著想,要避免重蹈覆轍,免得後悔已遲。
壇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議壇、輿論界。清.顧炎武〈復張又南書〉:「倘逖聽不察,以為自立壇坫,欲以奔走天下之人,則東林覆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