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07.93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詢問。《左傳.昭公元年》:「朝以聽政,晝以問。」《清史稿.卷三六八.壁昌列傳》:「問疾苦,聯絡漢、回,人心益定。」
2.拜。如:「總統此次出國問,行程密集緊湊。」《西遊記》第一○回:「到長安城內,問一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拜見、往。如:「我們會同代表一起走李老先生。」、「經過數天的視察和走,他對整個事件瞭如指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尋找探問。《後漢書.卷八十三.逸民傳.梁鴻傳》:「曾誤遺火延及它舍,鴻乃尋燒者,問所去失,悉以豕償之。」《紅樓夢》第九十八回:「且黛玉已歸太虛幻境,汝若有心尋,潛心修養,自然有時相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拜探問。如:「今天我去探了幾位朋友。」
2.查、搜尋。《紅樓夢》第二回:「又問外孫女兒,我說看燈丟了。太爺說:『不妨,我自使番役務必探回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交談。如:「為了深入了解青少年的問題,我們進行了抽樣對象的談。」
談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談法是質性研究中,用於理解受者對研究問題的看法,或陳述對生活、經驗或情況的觀點等所採用的方法。研究者以觀察者和參與者的身分,記錄與研究對象或研究對象間的言談互動,並由對話過程發現人們對社會事實的認知,或分享經驗與觀點的互動方式。談法不同於日常生活的交談,具有一定目的和形式。談者與受者雙方的地位和權力可能不一樣,是一種人為的談話環境。交談的內容、談話的風格以及資訊的類型與多寡,都可能和日常生活的交談不同。

  談法可分為一對一個別談與集體談兩種形式。焦點團體談法係屬於集體談法最常使用的形式之一。焦點團體法是由4人到8人所組成的特殊型態的團體,係由研究...
Parahoo, K. (2007). Focus group. Nurse Researcher, 14(2), 4-6.
Minichiello, V., Aroni, R., Timewell E. & Alexander L. (1995). In-depth Interviewing (2nd ed.). South Melbourne: Longma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問探視、問視察。如:「家庭視」、「教學視」。《元史.卷六四.河渠志一》:「由是視通州城北通惠河積水,至深溝村西水渠。」清.全祖望〈周穆門墓誌銘〉:「昨年予病於杭,幾死,穆門昕夕視。予稍進食,穆門頻齎榼來。」
2.大陸地區指醫護人員上門診視,了解病情等。如:「產前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詢問查探。《紅樓夢》第六○回:「眾人沒法,只得回探春:『一時難查,慢慢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探查。《紅樓夢》第五回:「因近來風流冤孽,纏綿於此處,是以前來察機會,佈散相思。」
〔明夷待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夷待錄〕為明末清初大師黃宗羲的著作。其時適值改朝換代之際,思想家提出反對君主專制和以民為本的要求,對於學校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見解;而其主要的代表人物,首推黃宗羲。
  黃宗羲(1610~1695)字太沖,號南雷,浙江餘姚人;學者稱為棃洲先生。宗羲青年時即參加反對閹黨的政治活動,並成為「復社」的領導人之一;曾從劉宗周(蕺山)問學,而劉宗周則是當時王學的傳人。明亡,黃宗羲即展開抗清的活動,曾「瀕於十死」的境地;後隱居家鄉,從事講學與著述,清廷曾多次徵他出仕,均堅決不就。
  黃宗羲學問淵博,全祖望(謝山)在〔棃洲先生神道碑〕中稱許他:「以濂洛之統,綜會諸家,橫渠之禮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