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8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應答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才思敏捷,答話如流水般順暢。《舊五代史.卷九一.晉書.鄭琮傳》:「戎伍之事,一睹不忘,凡所詰問,應答如流,故所在知名。」《隋唐演義》第八三回:「子儀應答如流,李白愈加敬愛。」也作「對答如流」、「應對如流」。
道德討論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的道德判斷層次。因此,道德教學必須提供豐富的道德刺激與衝突情境,在互尊、和諧的氣氛中,不斷地辯論、詰問,以使學生發展出更成熟的道德判斷能力。 教學過程 引起動機引起學生心理上有解決問題呃意念,可針對單元目標,列舉學生現實生活中的一些行為實例說明,或請學生提出個人的經驗,供全班同學分享。 呈現故事應符合四項規準:故事情節宜盡可能簡單、有趣,使學生能迅速掌握故事大意。故事呈現有關道德或倫理價值衝突的情境,最後沒有單一而顯著的,或為某種文化所贊同的正確答案,促成學生彼此之間的爭論和意見的不一致,已產生道德思考模式的改變。故事...
作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答。如:「對於老師的詰問,他只冷哼一聲,並不作答。」
理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理上有所虧欠。宋.洪邁《夷堅乙志.卷九.欄街虎》:「會其人以訟事至廷,詰問理屈,遂杖之,數至八而斃。」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六.姑妄聽之二》:「意其魂即棲是室,故欲驅奴子出,一經斥責,自知理屈而止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詰問。《莊子.山木》:「捐彈而反走,虞人逐而誶之。」
問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辯論詰問。漢.王充《論衡.問孔》:「皋陶陳道帝舜之前,淺略未極。禹問難之,淺言復深,略指復分。」《南史.卷六五.陳文帝諸子傳.新安王伯固傳》:「頗知玄理,而墯業無所通;至於擿句問難,往往有奇意。」
責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詰責、詰問、譴責、斥責
遁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屈辭窮時,為逃避他人詰問,於是偏離主題,閃爍其辭。《孟子.公孫丑上》:「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也作「遁詞」。
詰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駁詰、非難、詰難、詰問、責問
強詞奪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僧會,試探他的實力。張昱年輕好辯,又不信鬼神之事,向僧會提出了不少詰難。僧會雖已年老,但面對張昱的詰問仍回答得頭頭是道,使張昱無懈可擊,反被折服,只得回去向孫皓覆命。孫皓知道了僧會的辯才無礙之後,更想見他一面,於是召集了公卿百官,又派人去接僧會入宮。僧會來到宮中之後,孫皓也提出許多問題想要辯倒僧會,他問僧會說:「佛教所宣揚的是什麼道理呢?」僧會回答:「是視眾生平等。君王能夠愛民,使人民安居樂業;人民能懂孝悌仁義,互相友愛。」孫皓聽了之後又說:「這不都是孔孟的道理嗎?」僧會回答:「佛法與孔孟之道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孔孟主要傳揚人倫,這點與佛法是一樣的,但是佛法更加廣泛,提及因緣生滅、諸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