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8.83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焚書坑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秦始皇三十四年,丞相李斯上言儒生是古非今,反對批評朝政、法令,因此建議除了秦記、醫藥、卜筮、種樹等書外,一律燒毀,及談論詩書或以古非今者皆誅戮。次年,方士、儒生盧生等為始皇求不到仙藥,之後,盧生、侯生不滿始皇剛愎暴戾而逃亡,始皇大怒,於咸陽坑殺四百六十餘名儒生。見《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
盡心竭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費盡心思,竭盡全力。《宋書.卷八三.宗越傳》:「帝凶暴無道,而越及譚金、童太壹並為之用命,誅戮群公及何邁等,莫不盡心竭力,故帝憑其爪牙,無所忌憚。」《水滸傳》第一一六回:「你只顧盡心竭力,與國家出力。」
感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感激恩惠。《三國演義》第三九回:「飛得免誅戮,感恩無地,豈肯走乎!」《文明小史》第四四回:「情願回去交代帳房,禁止彈唱,驅逐流娼,只求免其遷移,感恩非淺。」
降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已投降的人。《抱朴子.內篇.微旨》:「害人之身,取人之位,侵克賢者,誅戮降伏。」
親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血統、婚姻或收養而與自己有關係的人。如血親、姻親、配偶均屬之。《三國演義》第九回:「但係董卓親屬,不分老幼,悉皆誅戮。」《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九:「穿了黑衣,做個行腳僧打扮,辭了親屬出家訪道。」
報仇雪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報復冤仇,洗刷怨恨。《水滸傳》第五八回:「濫官害民賊徒!把我全家誅戮!今日正好報仇雪恨。」《精忠岳傳》第四七回:「若果有中興之主,用賢去奸,奮志恢復,何難報仇雪恨,奠安百姓?」
心腹大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極重大的禍害或隱憂。《水滸傳》第五四回:「此是心腹大患,若不早行誅戮剿除,他日養成賊勢,甚於北邊強虜敵國。」《三國演義》第一八回:「徐州呂布,實為心腹大患。」也作「心腹重患」。
瓜蔓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永樂時,建文遺臣景清欲謀刺成祖為惠帝報仇,事敗、伏誅。後成祖抄檢其鄉,凡跟景清有任何輾轉相繫關係的都受到株連,稱為「瓜蔓抄」。典出《明史.卷一四一.景清傳》。後指專制統治者對臣民的殘酷誅戮,殃及無辜。
刑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刑罰或誅戮。《論語.公冶長》:「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戳。」宋.歐陽修〈縱囚論〉:「信義行於君子,而刑戮施於小人。」
聳動聽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示使人聽後大為驚駭。出現「聳人聽聞」的書證如《野叟曝言》第三五回:「文白以區區一衿,敢於指斥其短,欲誅戮其身,真可謂不畏強禦者矣!比著那史冊上的朱雲請劍,李膺破柱,更足聳人聽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