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覆水難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定的事實很難再改變。《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也有一段類似故事。據載,漢代名臣朱買臣出生貧寒,以砍柴維生。但他很愛讀書,連挑柴擔時都手不釋卷。他的妻子嫌他窮而且沒出息,於是堅決求去,朱買臣也只好由她。後來,朱買臣終於在五十歲那年當上會稽太守。就任途中,他突然在一群雜役裡發現前妻和她的現任丈夫。前妻見到了他,悔恨交加地跪在地上,求他將自己重收為婢妾。朱買臣命人取來一桶水潑在臺階下,對她說:「如果能把這桶水收回,我們才有復合的可能。」前妻感到無比的羞愧,於是便投河自盡了。而又另有學者以為「覆水難收」一語應源自《後漢書.卷六九.竇何列傳.何進》。據載,漢靈帝死後,劉辯即位,舅父何進為輔政...
蓬戶甕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蓬草為門,破甕為窗。形容簡陋的居處。亦借指貧寒之家。《禮記.儒行》:「儒有一畝之宮,環堵之室,篳門圭窬,蓬戶甕牖。」宋.蘇轍〈黃州快哉亭記〉:「將蓬戶甕牖,無所不快。」
甕牖繩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破甕的口作窗戶,用繩子作門軸。比喻貧寒之家。《文選.賈誼.過秦論》:「陳涉甕牖繩樞之子,甿隸之人。」也作「甕牖桑樞」。
坐以待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鏡花緣》第四○回:「太后因貧寒老媼,肩不能擔,手不能提;既無六親之靠,又乏薪水之資;每逢飢寒,坐以待斃,情實堪傷。」
輟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途停學。如:「他因家境貧寒,只好輟學就業。」
東食西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食西宿」這句成語是用來比喻企圖兼有兩利,貪得無厭。傳說戰國時齊國有個女子,同時有兩家的男子追求她。東家的男子相貌醜陋但很富有,西家的男子容貌俊秀卻家境貧寒。女子的父母猶豫不決,不知該將她嫁給誰。於是問女兒的意見,告訴她:想嫁哪一家,就露出哪邊的手臂。沒想到女子聽後把兩臂都伸出來,父母覺得奇怪,問她原因,她回答說:「我想兩家都嫁!東家有錢,我嫁到她們去吃飯;西家長得英俊,我嫁到他家去過夜,這樣不是很好嗎?」後來「東食西宿」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企圖兼有兩利,貪得無厭。
富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貧苦、貧困、貧寒、貧窮、清寒
冉伯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思想3 著作4 評價5 參考資料 生平冉伯牛,名耕,字伯牛,春秋時魯國(今山東曲阜)人,生於魯襄公二十九年,卒年不詳。孔子弟子,少孔子七歲,出身貧寒,與冉雍同宗。孔子為魯司寇,行攝相事,曾使伯牛為中都(今山東汶上西)宰。任魯國的中都宰期間,孔子很器重他。孔子周游列國,他始終相隨。孔子周游列國返魯後不久,他得了“惡疾”,從此一病不起,先孔子而死。在患有惡疾時,不願見人。據傳,冉伯牛患的是麻瘋病(古稱“惡疾”或“癩疾”)《淮南子‧精神篇》曰:「冉伯牛為厲」。《論語‧雍也》記載:『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
菽水之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貧寒家庭對父母的孝順奉養。參見「菽水承歡」條。如:「為人子女者雖然無法做到錦衣玉食,但總希望能夠略盡菽水之養。」
貧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貧乏、貧困、貧苦、貧寒、貧窶、困苦、困窮、艱難、清貧、窮苦、窮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