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溫情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勞動運動初期,資本家及宗教家所提倡的主義。主張勞資紛爭應以情誼相勉,和衷共濟,而謀求整個事業的發展。後以溫情主義指責人過分顧及情誼,感情用事而因私廢公。
馬克思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 著作4 參看5 外部連接 內容馬克思主義及大部份馬克思主義的流派都有以下的觀點:資本主義是建立在資本家對無產階級的剝削(資本家以獲取無產階級的剩餘價值的方式獲得利潤)。認為歷史發展是有其特定規律的,即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産關係會對生產力產生回饋作用,生産關係一定會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認為生產關係是主宰著人類階級組成的因素。認為社會關係在歷史上是隨物質條件而變化的。認為基於不同階級之間的利益衝突的階級鬥爭是歷史推進的重要因素。在歷史的進程當中,...
守門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守門人理論是是傳播學的理論,起源心理學家Kurt Lewin建構的名詞「守門人」,之後李溫承繼研究,延伸出「守門人行為」(gatekeeping)的觀念,即新聞媒體在從消息來源獲得大量資訊後經編輯篩選、刪減的過程。至於資訊的選擇規範則建立於「守門人」自身。但是商業媒體都被財團控制,因此守門人的行為也因此受到組織上層影響,雖然一方面替閱眾去蕪存菁選擇新聞,一方面也擔任資本家的打手替他們選擇其希望讓大眾得知的信息。
楊守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映殖民地人民痛苦的生活」(葉石濤),具改造社會、啟蒙民眾的企圖,因此有許多刻劃日本警察暴行,地主、資本家橫暴掠奪醜態的作品,例如〈十字街頭〉、〈顛倒死?〉、〈罰〉等;還有關懷農工、女性、無產階級被欺壓、剝削之苦的〈升租〉、〈赤土與鮮血〉、〈鴛鴦〉等;〈一群失業的人〉、〈元宵〉、〈過年〉則對失業者的痛苦與無奈有很貼切的描寫,內容取材廣泛。新詩的內容與題旨跟小說相近,不但富有人道主義的關懷,也深具諷刺與批判精神。楊守愚的漢詩多感懷、詠物、寫景與酬贈,但也有延續新詩社會寫實的作品〈農村什詠〉。綜觀楊守愚的作品,大多具有階級意...
資本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經濟制度模式。其特徵為:一、以私有制為基礎;二、依生產工具的擁有權,區分剩餘財富積累的社會歸屬,如資本家與勞工;三、以市場交換競爭而界定的商品價值為主,而非其使用價值;四、制度運作的動力基於市場競爭、利潤極大化與資本持續積累擴張。
剩餘價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馬克思(Karl Marx)的理論,商品的價值由勞動量決定,但實際上工資只占其中一部分,除去工資後的價值,由資本家所獲者,稱為「剩餘價值」(surplus value)。
買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他國資本家在本國設立行店所僱用為交易媒介的代理人。
財產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後隨工業化、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出現,財產與勞動力不再密不可分,巨大資本運作下所產生的財產,並非資本家本身勞動的結果,而是藉由其下勞工辛勤付出勞動力所得,甚至有時甚至產生勞資對立的情形,因此現今財產權的保障自原本的絕對轉而趨向相對,且對於經濟活動的各式規範也日趨詳細,如:憲法第142條:「國民經濟應以民生主義為基本原則,實施平均地權,節制資本,以謀國計民生之均足。」、憲法第143條第1、2項:「中華民國領土內之土地屬於國民全體。人民依法取得之土地所有權,應受法律之保障與限制。私有土地應照價納稅,政府並得照價收買。附著...
勞資糾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勞資爭議」條。
財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擁有或控制許多關係企業的大資本家或集團。[例]這個社區是由某財團規劃興建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