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躂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連串的腳步聲或馬蹄聲。如:「他踩著木屐,躂躂走過巷口。」、「俠客飛身上馬,一陣躂躂,人已去遠。」
天弄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上天入地的各項本領。比喻本領高強。元.無名氏《大戰邳彤》第一折:「任從你天弄井,敢教你片時間魄散魂驚。」《西遊記》第二○回:「我老孫也捉得怪,降得魔。伏虎擒龍,天弄井,都曉得些兒。」
2.比喻孩子極為頑皮,沒一件搗亂事做不來的。《紅樓夢》第八一回:「咱們城裡的孩子,個個天弄井,鬼聰明倒是有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毽子又名箭子,是一種腳玩具的遊戲,〔字彙補〕對毽的解釋為拋足之戲具。〔帝京景物略〕有楊柳兒死、毽子的歌謠,說明了該項運動是在天氣寒冷,楊柳枯死的季節裡進行。宋高承的〔事物紀原〕中曾記載著兒童使用鉛、錫作成的錢,再將它裝上雞毛,三五成群的玩這種腳的遊戲,具有古時候的蹴踘之遺意。蹴踘類似現代的足球運動,毽子與它均屬利用腳來玩遊戲的方式,因此被認為是由它所演變而來,其起源劉向在〔別錄〕裡曾述及其起源;傳言為黃帝所作,或者是起自戰國之時。惟毽子是否與之同源於當時,或後來由其演變而得,迄今尚不可考。
  毽子的種類可由製作材料加以區別,以往毽子所用的是銅錢與雞毛,雞毛尚有公雞、母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抬腿向外。如:「他一腿,就把門踹開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腳亂踩、亂動。如:「這孩子活動量大,從早到晚老蹬。」元.睢景臣〈哨遍.社長排門套.耍孩兒〉曲:「瞎王留引定火喬男女,胡蹬吹笛擂鼓。」
2.游蕩、閒逛。元.秦𥳑夫《東堂老》第二折:「什麼風雪酷寒亭,我則理會得閒騎寶亭閒蹬哩!」
3.處理、清理。如:「要把這些瑣事給蹬完,恐怕要大半天。」
4.揮霍,胡亂花錢。如:「祖先的產業,誰希望不肖子孫蹬了。」也作「剔騰」、「騰」。
5.吵鬧。《醒世姻緣傳》第五九回:「至於喪間,素姐怎生蹬,相家怎生說話,事體怎樣消繳,再聽下回接說。」
柳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女子發怒的樣子。《水滸傳》第二一回:「只見那婆惜柳眉豎,星眼圓睜,說道:『老娘拿是拿了,只是不還你。』」也作「柳眉倒豎」、「柳眉剔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腳步聲。如:「門外傳來了達的腳步聲。」也作「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代的球遊戲。參見「蹴鞠」條。
腳絆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跌跌撞撞。《西遊補》第一回:「行者看見,心中焦躁,耳朵中取出金箍棒,拿起亂趕,嚇得小兒們一個個腳絆手走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爆竹。點燃時發一響,升到空中後再發一響。也稱為「雙響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