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8.63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天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老天誅罰有罪的人。《國語.晉語五》:「晉為盟主,而不修天罰,將懼及焉。」《三國演義》第八○回:「嗣武二祖,躬行天罰。」
野人奏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野人獻曝」。見「野人獻曝」條。01.清.章炳麟〈記政聞社員大會破壞狀〉:「人情葆愛其所躬行,而欲施之鄰里,野人奏曝,自古而有之。」
教師素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師的人格特徵中顯示出來,歷代的教育家提出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躬行實踐」等,既是師德的規範,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徵的體現。師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但是教師的道德素質並不是指規範、準則本身,而是教師把這些規範、準則逐步內化,成為教師從事教育事業的準則。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範、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們都把師德高尚的教師作為學習的榜樣,模仿其態度、情趣、品行、乃至行為舉止...
修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闡發弘揚。《後漢書.卷四一.鍾離意傳》:「伏惟陛下躬行孝道,修明經術。」唐.權德輿〈送別沅汎〉詩:「經術既修明,藝文亦葳蕤。」
節儉力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活節約,做事努力。《史記.卷六二.管晏傳》:「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以節儉力行重於齊。」也作「節儉躬行」。
有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躬行有得。《周禮.春官.大司樂》:「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
薛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392~1464)字德溫,號敬軒,明河津人。成祖永樂年間進士,英宗時官至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入閣參預機務,學本程朱,以躬行復性為主,世稱瑄為「河東派」。為文雅正,詩多沖澹高秀、吐言天拔。卒贈禮部尚書,諡文清。著有《薛文清集》、《河汾詩集》、《薛子道論》、《從征名言》、《讀書錄》等。
痛心切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痛恨到了極點。唐.陸贄〈論兩河及淮西利害狀〉:「此愚臣之所痛心切齒於既往,是以不忍復躬行於當世也。」也作「切齒拊心」、「切齒腐心」。
顏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635~1704)號習齋,清初河北博野人。學主躬行,以空談為恥,篤習六藝,究心世務。其學源出姚江,而介然自成一家。著有《存性》、《存學》、《存治》、《存人》四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