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60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控馭牲口行動的繩子。《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四:「那驢散了韁,隨他打滾,好不自在。」
詭銜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馬吐出馬銜,擺脫籠頭。後比喻約束越多,反抗越強。《莊子.馬蹄》:「夫加之以衡扼,齊之以月題,而馬知介倪,闉扼鷙曼,詭銜竊。」
學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邯鄲學步」。見「邯鄲學步」條。01.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定勢》:「因利騁節,情采自凝。枉學步,力止壽陵。 」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迴車。引申為違背本意,曲道而行。晉.陶淵明〈飲酒〉詩二○首之九:「紆誠可學,違己詎非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勒住馬韁。《漢書.卷四○.周勃傳》:「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門士請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於是天子乃按徐行。」《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只見後頭有一人奔馬趕來,遇著東山的騾,便按少駐。」也作「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的韁繩和銜勒。《大戴禮記.盛德》:「不能御民者,棄其德法,譬猶御馬,棄勒而專以筴御馬,馬必傷,車必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停馬。《文選.陸機.赴洛道中作詩》:「頓倚嵩巖,側聽悲風響。」
2.抖動馬韁繩。唐.皇甫枚《王知古》:「知古及門,下馬,將徒倚以達旦。無何,小駟頓,閽者覺之,隔壁而問阿誰。」
遠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長韁繩遠遠的駕馭拉車的馬匹。比喻遠距離的操控他人或某些事物。《晉書.卷五六.孫楚傳》:「長遠御,妙略潛授,偏師同心,上下用力。」也作「長遠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控制馬的韁繩。奉指駕馬車。《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孫叔奉,衛公參乘。」《文選.任昉.到大司馬記室牋》:「將使伊周奉,桓文扶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騎馬並行。《舊唐書.卷一八二.列傳.王重榮》:「及珂出,迎之於路,握手歔欷,聯而入。」《三國演義》第一○回:「西涼軍馬攔路擺開陣勢,馬騰、韓遂聯而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