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6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徒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僅此、只是如此。[例]你徒然的替自己辯護而拿不出證據,叫人如何能信服呢?
置若罔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為。沈一貫知道郭正域的為人,不可能寫下這篇大逆不道的文章,但一直對過去的事情耿耿於懷,不願替他出言辯護,甚至火上加油,向皇帝暗示郭正域可能涉案。神宗聽了大怒,下令將郭正域關起來,並免去他的官職。其他大臣見他命將不保,趕緊去向沈一貫說情,沈一貫才出面解除了部分危機。經歷了這場事,郭正域雖然保住了性命,但他身邊的許多人卻受到牽連,自己也被罷官還籍,最後死於家鄉。朱國幀在他的書中提到這件事,認為沈一貫只因宿怨,對不利於郭正域的密報「置若罔聞」,不加理會,甚至利用情勢順水推舟,讓這件事擴大,連累許多無辜的人。後來「置若罔聞」可能就是出自此處,用來指雖有耳聞,卻好像沒有聽到一樣不加理會。
因勢利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順水推舟反義:逆水行舟,倒行逆施辨似: 「因勢利導」及「順水推舟」都有順著趨勢行事的意思。 「因勢利導」側重於主動利用情勢;「順水推舟」側重於順勢附和。 因勢利導 順水推舟 辨似例句 ○ ㄨ 因為證據有利於被告,所以辯護律師~,終於得到了勝訴。 ㄨ ○ 他們倆既然互有情意,我們就~,撮合撮合吧!
利令智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前145∼前86),字子長,西漢人。繼承父親司馬談為太史令,並承遺命著述。後因李陵降匈奴事,遷為之辯護,觸怒武帝下獄,受腐刑。後為中書令,以刑後餘生完成《太史公書》,後世稱《史記》。 (2) 平原君:趙勝(?∼西元前351),戰國趙武靈王的兒子。封於平原,故稱為「平原君」。喜賓客,食客多至數千人,為戰國當時有名的四公子之一,亦為趙之名相。 (3) 翩翩:形容文采風流的樣子。 (4) 大體:整個局面。 (5) 鄙語:俗話、俗語。 (6) 馮亭:?∼西元前259,戰國韓國人。原為上黨守,因秦絕上黨歸韓之道,於是附趙,受封華陽君。在長平之戰中,與趙將趙括一起對抗秦兵,後戰死。 (7) ...
滄海遺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狄仁傑(西元630∼700),字懷英,唐代并州太原人,是唐朝著名的宰相。據《新唐書.卷一一五.狄仁傑列傳》載,狄仁傑的祖父和父親均在朝為官,家學淵源深厚,使他從小便受到嚴格的教育,潛心研究學問。在他小時候,有次門人被人殺害,官吏便到狄家來盤問案情,所有人都爭著向官吏辯護自己的清白,只有狄仁傑繼續專心讀書,沒有受到影響。後來狄仁傑以明經舉第,出任為汴州參軍。但是他上任不久,就被其他官吏誣陷,由黜陟使閻立本審訊。在審訊時,狄仁傑據理直言,陳訴冤情,由於對答如流,讓閻立本十分驚訝,臨走時稱讚道:「孔子曾說觀察一個人的過錯,就可以知道他的人格品行。今日我見你的表現,而國家不能重用你,你可以說是遺漏在滄...
奮不顧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奮不顧身」是指勇往直前,不顧自己的生死之意,出自於《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司馬遷是西漢史學家,太史令司馬談的兒子。在父親過世後繼承父志,任太史令,從事編載史事兼掌天象曆法的工作。武帝天漢二年,李陵帶兵五千力戰匈奴十餘萬人,後因寡不敵眾,力竭而降,武帝大為光火,下令誅其全家。司馬遷出面為他辯護,觸怒了武帝,被捕下獄,處以腐刑。出獄後,轉任中書令,決心效法先賢在逆境中憤發的精神,完成太史公書,即現在的《史記》。司馬遷受刑後,他的老朋友益州刺史任少卿寫了封信給他,告訴他賢臣應有的作為。司馬遷看了後回信,陳述對李陵之事的觀點以及受辱的經過。並說自己跟李陵並不熟,但見他「為人自奇士,事親孝,與士信...
名不虛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6),字子長,西漢時人。生於龍門,年輕時遊歷宇內,四十二歲繼承父親司馬談為太史令,並承遺命著述。因辯護李陵降匈奴事,觸怒武帝下獄,受腐刑。後為中書令,完成《史記》,為紀傳體之祖,亦為通史著作之祖。 (2) 薛:春秋時國名,地約在今山東省滕縣東南。 (3) 閭里:鄉里。 (4) 鄒、魯:鄒,春秋時邾國,地約在今山東省鄒縣,戰國時改為鄒,為楚所滅。魯,周朝天子分封的諸侯國之一,地約在今山東省滋陽縣、江蘇省沛縣及安徽省泗縣一帶,以曲阜為國都,後為楚國所滅。 (5) 孟嘗君:指田文,戰國時齊之公族,生卒年不詳。相齊,封於薛,孟嘗君為其稱號。好養賢士,食客數千人。 ※◎2《史記.卷一二四.遊俠...
溝通特權(privileged_communica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能性(3)當當事人對諮商師提出控訴時(4)在任何民事訴訟中,當事人提出心理狀況作為賠償損害的要求或辯護時(5)如果當事人未成年,諮商師相信兒童是某罪行中的受害者,如亂倫或兒童虐待(6)當諮商師認定當事人由於心理失常而必須住院治療時(7)當法院要求時(8)當事人顯露犯罪意圖或被評估可能對社會或自己有危險性時 溝通特權的倫理困境溝通特權是我國助人專業人員常會遇到的倫理困境,學校輔導人員和一般諮商師都可能會遇見通報與否的兩難議題,若符合諮商專業倫理守則「保密特殊情況」的情境,助人專業人員可以直接進行必要的通報或知會,較不會兩...
艾德華個人偏好量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與關心。9.支配(dominance,Dom):領導團體活動,之配或影響他人的傾向,常為個人的主張辯護,希望能為他人所接受。10.自貶(abasement,Aba):自覺不如他人,對自己行為常有愧疚之心,在尊長前常有畏縮不安傾向。11.慈愛(nurturance,Nur):待人寬厚、仁慈、富有同情心,對於有困難或遭遇不幸的人,有樂於幫助的傾向。12.變異(change,Cha):喜歡做新鮮的事,喜結交新朋友,艾好旅行或其他新的嘗試。13堅毅(endurance,End):堅持一份工作直到做完為止,有毅力,雖遇困難,仍不...
流離失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在位末年,因遇到乾旱,穀物歉收,使得百姓生活陷入困境,造成幾十萬流民轉入關中,對此王莽下詔為自己辯護說:自己因為遭到厄運,連帶作物遭受霜害和蝗災,以致連年災荒,又有外族侵犯,盜賊群起,結果造成百姓流亡離散。 「流離」的典源又見《漢書.卷四五.蒯伍江息夫傳.蒯通》、《漢書.卷八三.薛宣朱博傳.薛宣》。〈蒯通傳〉內容則是表述謀士蒯(ㄎㄨㄞˇ)通為齊王韓信分析天下局勢,說到劉邦和項羽相爭多年,造成人民慘死,流亡離散荒野。因而建議齊王韓信發揮手握重兵的影響力,進而與楚、漢三足鼎立。〈薛宣傳〉內容則是表述漢成帝責備薛宣在六年宰相任內,怠忽職守,導致國家穀倉空虛,使得百姓挨餓,流亡離散各地,幾萬人因...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