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3.75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遙自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拘無束、自得其樂。唐.李珏〈故丞相太子少師贈太尉牛公神道碑銘.序〉:「池臺琴酒,遙自娛,賢士大夫,尚其軌躅。」
遙學校(希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遙學校係希臘三大哲學家之一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所建立;亞氏非常喜愛其師柏拉圖(Plato)的學問與教學,曾在柏氏的學苑(Academy)跟隨大師達二十年之久,不但思想學問或治學方法,均有精湛的成就,而且具有與其師有別的卓越創見。後來亞氏自立門戶,亦設立學校,收徒授業,以傳承文化,教導青年,追求新知與真理。
  亞氏心目中的學校,不是在繁華地區的高大房舍,而是在幽靜郊區的寬廣園地。亞氏的教學重心與方法,固在其教學引導的方向上,承襲其師做學問和求真理的目標,然其實際教學內容與方式,並不抄襲柏氏;亞氏嘗另創其獨特風格的教育方式,既瀟灑活潑,又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用於句末,表示感嘆的意思。《莊子.遙遊》:「歸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為!」
越俎代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俎,古代祭祀時,用來盛祭品的禮器。越俎代庖指掌管祭祀的人放下祭器代替廚師下廚。語本《莊子.遙遊》:「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後用以比喻踰越自己的職分而代人做事。宋.陳亮〈與呂伯恭正字書〉四則之三:「大著何不警其越俎代庖之罪,而乃疑其心惻井渫不食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皮膚因寒冷或過分乾燥而出現裂痕。通「皸」。如:「龜裂」。《莊子.遙遊》:「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為事。」
栩栩如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1>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2>與3>!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注解〕 (1) 莊周:戰國時宋國蒙人,生卒年不詳。曾為蒙漆園吏,故亦稱為「蒙吏」、「蒙莊」、「蒙叟」。與梁惠王、齊宣王、孟子、惠施同時。又嘗隱居南華山,故唐玄宗天寶初,詔追號為南華真人,稱其書為《南華經》。其人生觀崇尚自然無為,遙自得;政治觀則歸於無為而治。與老子並為道家思想的宗師,著有《莊子》。 (2) 自喻適志:自快得意。喻,知曉。適志,適意、舒適。 (3) 與:音ㄩˊ,置於句末,表示感嘆的語氣。同「歟」。
作繭自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作繭自縛」這句成語或即從這裡演變出來。出現「作繭自縛」這句成語的文獻如:《浮生六記.卷六.養生記》:「又讀〈遙遊〉,而悟養生之要,惟在閒放不拘,怡適自得而已。始悔前此之一段痴情,得勿作繭自縛矣乎!」
每況愈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每下愈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莊子,戰國時代宋國蒙人,生卒年不詳。其人生觀崇尚自然無為,遙自得,與老子並為道家思想的宗師,著有《莊子》。有一次,東郭子問莊子:「所謂的『道』,究竟在什麼地方?」莊子說:「無所不在。」東郭子說:「請你舉出具體的例子,清楚指明。」莊子說:「在螻蟻身上。」東郭子說:「高妙的『道』,為什麼會在這樣卑下的地方呢?」接著莊子又舉了愈來愈卑下的例子,如:稊稗、磚瓦、屎溺。東郭子聽到後來,便不作聲了。莊子於是就說:「你所問的問題,就跟以前有個名叫獲的市場主管問市場管理員用腳踩豬的問題一樣。市場管理員要判斷豬隻的肥瘦,必須用腳踩著豬的小腿部分去試,因為這小腿部分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陰曆每月的最後一日稱為「晦」。《左傳.成公十六年》:「陳不違晦。」晉.杜預.注:「晦,月終,陰之盡。」《莊子.遙遊》:「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矛柄近刃處用來懸掛羽毛的地方。《詩經.鄭風.清人》:「二矛重喬,河上乎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