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3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人權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題軸,可以討論健康權、環境權的重要性;最後,「健康心理」主題軸可與「人權的價值與實踐」結合彼此共通理解。 數學學習領域建議教學設計者多將生活中的實際例子,應用在數學的「統計與機率」或是「數與量」等主題,以協助學習者能將數學能力作為分析社會現象與國際問題的基礎工具,並強化與人權議題「連結」的主題。 社會學習領域由於課程目標強調公民素質培養與人權教育議題相互契合。因此,人權教育議題相當適合融入社會學習領域九項主題軸,尤其「權力、規則與人權」、「全球關連」及「自我、人際、群己」這些主題軸,更與人權教育議題密切相關。課程設計...
重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掌握兵權,地位重要的大臣。《三國志.卷六一.吳書.潘濬陸凱傳.陸凱》:「中常侍王蕃黃中通理,處朝忠謇,斯社稷之重鎮,大吳之龍逢也。」《新唐書.卷一五八.列傳.韓弘》:「二父居重鎮,我以孺子又當執金吾職乎?」
中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正中央的位置。唐.白居易〈雲居寺孤桐〉詩:「四面無附枝,中心有通理。」唐.徐夤〈題福州天王閣〉詩:「三門裡面千層閣,萬井中心一朵山。」
開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發言。《三國演義》第五四回:「子敬好不通理,直須待人開口!」《紅樓夢》第七二回:「況且這事我自己也不便開口向人說,你只放心。」
直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竟須、還要。《三國演義》第五四回:「孔明變色曰:『子敬好不通理,直須待人開口。』」
哈伯瑪斯的認識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方面批判實證論,另方面將批判的知識加以合法化,給予批判理論一個認識論的基礎。1970年代發展「溝通理論」,希望從溝通形行動的內在結構發展出社會的批判凜論的基礎。 哈伯瑪斯的知識論架構其關鍵要素為「認知興趣」或「知識構成的興趣」。→知識之所以能夠客觀,有賴於將知識與生活興趣之間的聯繫切斷,使知識成為「純知識」、理論成為「純理論」。(所謂的興趣指人類基本的生活興趣,能決定人在世界之中的取向,包含學術研究之取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