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3.92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身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死後。晉.陸機〈豪士賦序〉:「游子殉高位於生前,志士思垂名於身後。」《文明小史》第六○回:「聽說蕘翁遺物,身後全歸汪氏。」
張愛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玫瑰崗墓園火化,沒有舉行公開葬禮。同年張之忌辰日(9月30日),林式同與幾位文友將其骨灰撒在太平洋。遺物則由友人宋淇、鄺文美夫婦處理,其中大部分交由皇冠出版社收藏。1997年,旅美學者張錯在美國南加州大學成立「張愛玲文物特藏中心」,得到宋淇遺孀鄺文美的同意,送了兩箱張愛玲的遺稿給南加大圖書館,發現《海上花》英譯稿竟就在其中。1953年,張愛玲離開上海的次年,她的父親張子沂在租住的上海江蘇路285弄28號吳家小客廳去世,終年57歲。1957年,張愛玲的母親黃素瓊在英國倫敦去世,終年64歲,張愛玲沒有前去出席葬禮。1991年...
手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戴在手腕上的環形飾物。多用金、銀、玉等製成。[例]這只金手鐲是曾祖母的遺物
長濱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東海岸所發現的古文化遺址之一。屬舊石器時代晚期,主要遺址有臺東縣長濱鄉八仙洞、屏東縣恆春鎮鵝鑾鼻。距今約五千年至一萬五千年。遺物以打製石器為主,另有少許骨器。
十三行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耳玦、玻璃手鐲、和玻璃珠等。此文化階段的生產工具已經逐漸由石器轉變到鐵器,大大增加了生產的效率。出土遺物中也發現了宋堂時期的古錢和中國的瓷器,也說明了十三行文化居民已經與中國東南沿岸的漁民,有商品的貿易交換(註二)。十三行文化另一項特徵則是從地面價高的干欄式房屋。十三行文化的埋葬習俗,以頭朝西南,臉朝西北的屈肢側身室外葬為主,常見的陪葬品有陶罐、青銅板、鐵刀等。從無頭葬的出現可知,當時聚落或族群之間可能有戰爭或獵頭的行為(註一)。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十三行文化Keyword:Thirteen cultural 參考資料何...
貝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類在新石器文化階段所遺留的遺跡,常包含骨角器、石器、貝殼、陶器或獸骨等。藉這些遺物,可推測當時文化進展的程度與人種分布、遷徙情形,作為重建史前人類生活的重要依據,臺灣的圓山貝塚即是一例。
掃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舊時指元夕夜深後,沿路拾取街上遺物的習俗。宋.周密《武林舊事.卷二.元夕》:「至夜闌,則有持小燈照路拾遺者,謂之『掃街』。」
殷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代後期武丁至帝辛都邑的廢墟,位於今河南省安陽小屯村。民國十七年至二十六年在此發掘,挖出大量商代晚期遺物,包括甲骨、青銅器、玉器、骨彫器以及當時的宮殿、宗廟墓葬等遺跡,為世界著名的考古遺址。
肚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婦女的貼身小衣。[例]這件肚兜據說是古時王妃的遺物。 ◎
仰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位於河南省澠池縣的小村落。民國十年左右瑞典考古學者安德生(Anderson)曾在此發掘古代傅彩陶器及石器等,經考證為新石器時代的遺物,因指其物所屬的時期為新石器時代的一期,即命名為「仰韶期」。凡歷史文化與此時期具有相同特徵者,稱為「仰韶文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