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4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香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芳香的氣味。唐.杜甫〈孟倉曹步趾領新酒醬二物滿器見遺老夫〉詩:「飯糲添香味,朋友有醉泥。」也稱為「香氣」。
賀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063~1120)字方回,自號慶湖老人,北宋河南人。其詞內容豐富,風格開朗而多變。詩作的數量頗多,且體裁豐富,是婉約派的重要詞人之一。傳世者有《慶湖遺老集》。
追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追溯往事,加以記載。《漢書.卷一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追述先父之志,錄遺老之策。」
張孝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狀況,對於南宋王朝不修邊備、不用賢才、實行屈辱求和的政策,表示了極大的憤慨。詞中寫道:"聞道中原遺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憤氣填膺,有淚如傾。"據說當時他在建康留守席上賦此詞,張浚讀了之後深為感動,為之罷席而去(《說郛》引《朝野遺記》)。張孝祥詞中較多的是寫景寄情、因事立意之作,如〔念奴嬌〕《離思》、〔水調歌頭〕《泛湘江》,通過對江上"處處風波惡"的描繪和對屈原的吊念,表達了自己"天涯漂泊"和無辜被黜的感慨。他常常流露出一種放曠、豁達的人生態度,顯然是受到蘇軾很深的影響。如〔西江月〕《洞庭》的"世路如今已...
鄭經建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次退守台灣,可說是正式所代表的男名抗清勢力的總撤退,不僅政經所管轄的部隊、官員都撤入台灣,明朝的縉紳遺老,也都隨鄭經來台,此批入台總人數約僅7000人左右。鄭經入台當年,旋即將東都改為東寧,並將原來的天興縣、萬年縣升為「州」。他說他不是不能戰,而是「不欲重苦沿海吾民,故效張仲堅遠絕扶餘,不與中土爭衡。」鄭經也自稱「東寧國王」,西洋人稱它叫做「The king of tyawan」,1670年應人東印度公司負責人Henry Darces上書鄭經,稱呼她「Your Majesty」到了1674年更定官制之後,他的屬僚不再自稱...
柯劭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簡介3 評價4 著作 生平柯劭忞(1848年-1933年),字鳳孫,山東膠縣人[1]。民國初年國學家、史學家。曾任輔仁大學(北京)董事會董事。 簡介少孤,由母李長霞教導長大,博極群書,過目不忘。光緒十二年(1886年)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民國成立以後,感念前朝恩澤,以遜清遺老自居。他曾嘗獨力撰著《新元史》,補充了許多新內容,糾正了不少錯誤。日本東京帝國大學贈文學博士學位。民國八年(1919)十二月,徐世昌總統明令《新元史》列入正史,是為第二十五史。 評價學術界對《新元史》評價頗高,認為此書乃集五百多年各...
掊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賢良的人。《孟子.告子下》:「遺老失賢,掊克在位,則有讓。」
高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品德高尚而隱居不仕的君子。《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傳》:「吾聞魯仲連先生,齊國之高士也。」唐.儲光羲〈田家雜興詩〉八首之六:「楚山有高士,梁國有遺老。」
遺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一朝代遺留下來的年輕人。用以戲稱年少而篤守舊風的人。相對於遺老而言。
勝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朝稱被滅亡的前一朝代為「勝朝」。如:「勝朝舊事」、「勝朝遺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