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土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土語、鄉音
濃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煙霧、氣味、色彩、腔調等的稠密、深厚或顯著的程度。如:「山霧濃重」、「香味濃重」、「鄉音濃重」。
土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土話、鄉音
禍結兵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接連用兵,戰禍不絕。漢.蔡邕〈難夏育請伐鮮卑議〉:「禍結兵連,不得中休。」元.無名氏《梧桐葉》第一折:「等閒離別,一去故鄉音耗絕。禍結兵連,嬌鳳雛鸞沒信傳。」也作「兵連禍結」。
離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離開自己的家園。唐.賀知章〈回鄉偶書〉詩二首之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士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北朝重門閥,縉紳之家,自成一特殊階級,以別於庶民,稱為「士族」。在政治、經濟各方面皆享有特權。《晉書.卷八○.王羲之傳》:「家世士族,而邁少恬靜,不慕仕進。」《北史.卷三八.裴佗傳》:「河東士族,京官不少,唯此家兄弟,全無鄉音。」
土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方口音、鄉音。唐.蕭穎士〈舟中〉詩:「但見土音異,始知程路長。」
弋陽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戲劇腔調。起源於江西省弋陽縣,以金鼓等打擊樂器伴奏,臺上的演員獨唱,後臺多人幫腔,簡稱為「弋腔」。由於流傳日廣,又善於吸取各地土語鄉音,演變出青陽、樂平、四平等多種聲腔,為高腔系統的起源,在明、清兩代地方戲曲中頗為風行,有其重要地位。也稱為「高腔」。
宜黃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腔調:(1)明嘉靖年間,浙江海鹽腔傳入江西宜黃,融合當地鄉音,演變而成。(2)清時安徽懷寧石牌腔傳入宜黃,演變而成。
水音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鄉音。如:「他說話帶一點兒天津水音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