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掠人之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奪取別人的功勞、聲譽。宋.王楙《野客叢書.卷二.龔張對上無隱》:「兒寬為廷尉湯作奏,即時得可。異時,湯見上,曰:『前奏非俗吏所及,誰為之者?』湯以寬對,不掠人之美以自耀。」
潑水難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覆水難收」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王楙《野客叢書.卷二八.心堅石穿覆水難收》1>又言覆水難收。案:姜太公2>妻馬氏,不堪其貧而去,及太公既貴,再來。太公取一壺水傾3>於地,令妻收之。乃語之曰:「若言離更合,覆水定難收。」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後漢書.卷六九.竇何列傳.何進》、《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2) 姜太公:呂尚,字子牙,周朝東海人,生卒年不詳。本姓姜,其先封於呂,從其封姓,故稱為呂尚。周初賢臣,年老隱於釣,周文王出獵,遇於渭水之陽,相談甚歡,曰:「吾太公望子久矣。」因號太公望。載與俱歸,立為師。後佐武王克殷,封於齊,後世稱為姜太公。亦稱為呂...
擊節歎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欣賞音樂時,因讚賞而隨著樂曲的節奏打拍子。後多用於指對詩文創作或藝術表演的讚嘆欣賞。宋.王楙《野客叢書.卷二四.阿房宮賦》:「或者讀〈阿房宮賦〉,至『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袖冷殿,風雨淒淒,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擊節歎賞,以謂善形容廣大如此。」也作「擊節稱賞」、「擊節讚賞」。
明正典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表明;正,治罪;典刑,法律。「明正典刑」泛指依照法律公開處刑。傳統法中,多見於處決犯人的公文或布告中。宋.王楙《野客叢書.卷一○.宣帝待霍氏》:「使顯等稍自悛改,則霍氏富貴,將來未艾。奈何悖逆之節,愈益馴嘄,而不容掩匿,苟不明正典刑,天下其謂帝何?其勢不得不誅耳。」明.陸采《明珠記》第三四折:「故戶部尚書租庸使劉震,忘累朝之厚恩,受逆賊之偽命,除將明正典刑外,妻子俱合隨坐。」
不期而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料想到會如此。宋.王楙《野客叢書.卷二.楊惲有外祖風》:「其怏怏不平之氣,宛然有外祖風致。蓋其平日讀外祖太史公記,故發於詞旨,不期而然。」
探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看花。唐.皮日休〈奉和魯望春雨即事次韻〉:「野客正閒移竹遠,幽人多病探花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十年。通「秩」。宋.王楙《野客叢書.卷一二.開八袠》:「以十年為一袠,其說見白樂天集中。」
山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隱居山中的士人。《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蕙帳空兮夜鵠怨,山人去兮曉猨驚。」唐.王勃〈贈李十四詩〉四首之一:「野客思茅宇,山人愛竹林。」
水覆難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覆水難收」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王楙《野客叢書.卷二八.心堅石穿覆水難收》1>又言覆水難收。案:姜太公2>妻馬氏,不堪其貧而去,及太公既貴,再來。太公取一壺水傾3>於地,令妻收之。乃語之曰:「若言離更合,覆水定難收。」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後漢書.卷六九.竇何列傳.何進》、《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2) 姜太公:呂尚,字子牙,周朝東海人,生卒年不詳。本姓姜,其先封於呂,從其封姓,故稱為呂尚。周初賢臣,年老隱於釣,周文王出獵,遇於渭水之陽,相談甚歡,曰:「吾太公望子久矣。」因號太公望。載與俱歸,立為師。後佐武王克殷,封於齊,後世稱為姜太公。亦稱為呂...
難以枚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勝枚舉」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不勝枚舉」原作「不可枚舉」。「枚」是計算物品的單位,相當於「個」,「枚舉」即是一個個地列舉出來。宋代王楙在《野客叢書》中,追溯一些俗語的可能來源。王楙舉出古書中的相關資料,類似的說法很多,實在無法一一舉出,也就是「不可枚舉」。後來「不勝枚舉」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事物太多,不能一一舉出。「不勝枚舉」較早的書證如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卷七.藝文志脫漏》:「而宋人撰述,不見於志者,又復不勝枚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