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7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木嗩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吹管樂器。流行於維吾爾族。歷史久遠,新疆克孜爾石窟寺裡的壁畫中有伎樂人吹奏嗩吶的形象,可能是其前身。現代木嗩吶通體由整木製,下成喇叭口狀,全長約四十公分,管身開七個按音孔,音色圓潤,稍帶鼻音,通體刻有各種花紋和圖案,別具特色。也稱為「蘇爾奈」。
酒望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酒店的招牌。用布條綴於竿頂,懸在店門前,以招徠客人。元.馬致遠《岳陽樓》第一折:「今日早晨間,我將這鍋兒燒的熱了,將酒望子挑起來,招過客。」《水滸傳》第四回:「行不到三二十步,見一個酒望子,挑出在屋簷上。」也稱為「酒帘」。
活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關。《孽海花》第一七回:「質克正站起,一手要電燈的活機,那女子連連搖手。」
潘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民間匠的祖師爺,生平不詳。一說魯班。
缸裡的醬蘿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後語)沒了影兒。纓音諧「影」。醬蘿蔔時得把纓切掉。《兒女英雄傳》第三八回:「無如此時茶碗、背壺、銅子,是被老爺一通碑文,都成了缸裡的醬蘿蔔──沒了纓兒了。」
熏草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遇有人昏迷不醒,就將粗紙點燃,用煙把人嗆醒,稱為「熏草紙」。《兒女英雄傳》第六回:「你道這銅子怎的就能治昏迷不省呢?果然這樣,那點蘇合丸、聞通調散、熏草紙、打醋炭這些方法,都用不著。」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