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96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萬籟無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萬籟俱寂」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代詩人常建,開元年間的進士。仕途並不得意,經常放浪山林、琴酒之間。他的詩用字精鍊、風格清新,常以山林、寺觀為題材,如這首〈題破山寺後禪院〉詩就是。詩人在清晨太陽才剛照到樹林的時候來到興福寺。沿著竹林中蜿蜒的小徑往幽靜的後院走去,禪房就掩蔽在花木的深處。和煦的陽光透進樹林裡,耳裡充斥著鳥兒悅耳的鳴叫聲,清澈的潭水倒映出山的景色,讓人心神漸漸地空明透徹,不被塵事困惱。此時只覺得自然界的各種聲音都靜了下來,只剩下佛寺裡傳來幽幽的鐘磬聲。後來「萬籟俱寂」這句成語也許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萬物無聲,一片寂靜。
煙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禮拜神佛、祭祀祖先的香火。唐.李紳〈憶登棲霞寺峰〉詩:「香印煙火息,法堂鐘磬餘。」
金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鐘磬等樂器。《左傳.襄公九年》:「以金石之樂節之,以先君之祧處之。」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樂府》:「志感絲篁,氣變金石。」
似漆如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如膠似漆」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如膠似漆」原作「如膠如漆」。子夏去拜訪曾子,曾子便請他進來吃點東西。子夏問曾子說:「你這樣做,豈不是太麻煩您了嗎?」曾子便回答說:「對君子而言有三件麻煩的事情,飲食卻不包括在內;對君子而言,也有三件快樂的事情,而欣賞鐘磬琴瑟之美卻不包括在內。」子夏聽了,便請教曾子:「什麼是三件快樂的事情呢?」曾子回答:「有父母可以敬畏,有君王可以事奉,有兒子可以傳授,這是第一件。當父母犯錯的時候可以規勸他;當君王不行仁政時可以離開他;當兒子做錯事時可以責備他,這是第二件。可以告訴君王治國的道理;可以幫助朋友解決困難,這是第三件。」子夏又問:「那麼三件麻煩的事又是什...
萬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籟,孔竅所發出來的聲音。萬籟泛指自然界的各種聲音。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詩:「萬籟此都寂,但餘鐘磬音。」明.李玉《占花魁》第二三齣:「數椽幽谷悄,萬籟雪宵清。」
擲地作金石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石聲,指鐘磬等樂器所發出的清脆優美的聲音。擲地作金石聲語本《晉書.卷五六.孫楚傳》:「嘗作天台山賦,辭致甚工,初成,以示友人范榮期,云:『卿試擲地,當作金石聲也。』」形容文章辭句工巧華美、聲調鏗鏘悅耳。也作「擲地有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拍手、鼓掌。《呂氏春秋.仲夏紀.古樂》:「有倕作為鼙鐘磬……帝嚳乃令人抃。」漢.高誘.注:「兩手相擊曰『抃』。」《宋書.卷六四.何承天傳》:「曉示安危,居以樂土,宜其歌抃就路,視遷如歸。」
金石絲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石,鐘磬等樂器;絲竹,琴簫等樂器。金石絲竹泛指各種樂器,或指各種音樂。《禮記.樂記》:「德者性之端,樂者得之華也,金石絲竹樂之器也。」《史記.卷一一二.主父偃傳》:「金石絲竹之聲不絕於耳,帷帳之私俳優侏儒之笑不乏於前。」
利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鋒利的刀劍。《老子》第五三章:「服文綵,帶利劍。」《淮南子.說山》:「厲利劍者必以柔砥,擊鐘磬者必以濡木。」
金石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鐘磬樂器所發出的聲音。《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金石之聲,管籥之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