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煙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煮飯的炊煙和柴火。《後漢書.卷一八.吳蓋陳臧列傳.吳漢》:「於是饗士秣馬,閉營三日不出,乃多樹幡旗,使煙火不絕,夜銜枚引兵與劉尚合軍。」《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下》:「今大軍去恆州咫尺,煙火相望。」
2.人煙,人口集居的地方。《史記.卷二五.律書》:「粟至十餘錢,鳴雞吠狗,煙火萬里,可謂和樂者乎!」
3.熟食。如:「道教稱辟穀為不食煙火。」也稱為「煙火食」。
4.一種用硝石夾雜其他化學藥品製成的物品,燃燒時噴射出各種變幻燦爛的形狀,供遊戲觀賞之用。《老殘遊記》第二回:「這一出之後,忽又揚起,像放那東洋煙火,一個彈子上天,隨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
5.戰場上的烽火。金.元好問〈雜著〉詩九首之八:「昨日東周今日秦,咸陽煙火洛陽塵。」
6.火警。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七.禁城九廂坊巷》:「各廂一員小使臣注授,任其煙火盜賊,收解所屬。」
7.禮拜神佛、祭祀祖先的香火。唐.李紳〈憶登棲霞寺峰〉詩:「香印煙火息,法堂鐘磬餘。」
8.子嗣、後代。如:「身為獨子的他不幸亡故,張家的煙火從此中斷了。」
不食人間煙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道家認為仙人超凡脫俗,辟穀不食或不吃熟食,後用來形容具有仙氣或靈氣的人。如:「她的氣質優雅,一副不食人間煙火的模樣。」
2.諷刺人自命清高,或不知民間疾苦而與社會、人群脫節。有貶義。如:「為政者應體察民情,不能擺出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脫離人民。」
人間煙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古人燒煮食物的炊煙和柴火,後用以比喻人世間的庶務、雜念。如:「活在這個繁雜的社會,每人都無法擺脫人間煙火,所以有很多煩惱。」
不食煙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具有仙氣或靈氣的人。如:「神話小說裡的神仙人物都是仙風道骨,不食煙火,駕雲翱遊於太虛。」《鏡花緣》第七○回:「我看你每每寧神養性,不食煙火,雖然有些道理;但這上面事蹟,你何能曉得,卻要觀看?」
煙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塵世庸俗之氣。《十國春秋.卷三一.南唐.孫魴傳》:「此非有風雅製度,但得人間煙火氣多爾。」
煙火連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烽火連天」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烽火連天」係由「烽火」及「連天」二語組合而成。 「烽火」是古代邊防據點用來報警的煙火。《史記.卷四.周本紀》:「有寇至,則舉烽火。」意思是說有外敵來犯,就燃起報警的煙火。 「連天」是與天空相連的意思,《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記載,王莽百萬軍隊逼近昆陽,將昆陽城包圍數十重,列營百餘座,一時「埃塵連天,鉦鼓之聲聞數百里」。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烽火連天」,比喻戰爭接連不斷。
不吃煙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道家認為仙人超凡脫俗,辟穀不食或不吃熟食。後用來比喻具道氣或仙氣的人。元.馬致遠《岳陽樓》第三折:「我穿著領布懶衣,不吃煙火食,淡則淡淡中有味。」
2.諷刺人自命清高,或不知民間疾苦而與社會、人群脫節。含有貶義。如:「那個人自命不凡,好像不吃煙火食,人緣不好。」
煙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煮熟的食物。道家以辟穀修養為成仙之道,不吃煙火之食。《西遊記》第四四回:「原來孫行者不大喫煙火食,只喫幾個果子,陪他兩個。」簡稱為「煙火」。
煙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棉花等植物纖維浸於高濃度硝酸中製成的火藥。其效力比尋常火藥大數倍,且不發煙。也稱為「棉花火藥」。
煙火之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邊界告急烽火。指外患相抗的戰爭。《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初,北邊自宣帝以來,數世不見煙火之警。人民熾盛,牛馬布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