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93.65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鼎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值壯盛。《宋史.卷二九九.張洞傳》:「陛下春秋鼎盛,初嗣大統,豈宜久屈剛健,自比沖幼之主。」《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長兄年力鼎盛,萬不可蹉跎自誤。」
大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1) 稱呼父親的長兄。[例]今天的家族會議理當設在大伯家,由大伯主持召開。 (2) 稱呼丈夫的長兄。[例]在外子的兄弟中,就屬大伯與我們往來最密切。
效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出力、服務。《宋史.卷三六二.朱勝非傳》:「上皇待燕士如骨肉,那無一人效力者乎?」《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像長兄有這樣品貌材藝,又有這般義氣肝膽,正該出來替朝廷效力。」
伯仲叔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兄弟長幼的次序。長兄稱為「伯」,次兄稱為「仲」,其次稱為「叔」,幼弟稱為「季」。
上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求進步。《儒林外史》第一五回:「長兄,你此時心裡可還想著讀書上進?還想著家去看看尊公麼?」《紅樓夢》第一三回:「家人豪縱,有臉者不服鈐束,無臉者不能上進。」
牢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牢牢地記住、切實記住。如:「牢記在心」。《三國演義》第一一九回:「後主牢記入席。酒將微醉,昭又問曰:『頗思蜀否?』後主如郤正之言以對。」《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長兄年力鼎盛,萬不可蹉跎自誤。你須牢記老拙今日之言。」
缺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短少、欠缺。《三國演義》第六回:「今錢糧缺少,洛陽富戶極多,可籍沒入官。」《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因途間缺少盤纏,適纔得罪長兄,休怪!」也作「缺乏」。
相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此會合。《史記.卷八七.李斯傳》:「今怠而不急就,諸侯復彊,相聚約從,雖有黃帝之賢,不能并也。」《儒林外史》第一四回:「長兄先生,纔得相聚,為什麼便要去?」
外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交誼疏遠的人。《儒林外史》第二五回:「長兄,你不是外人,料想也不笑我。」《紅樓夢》第六五回:「咱們是姊妹,又不是外人,只管上來。」
年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1)唐宋以來,科舉考試同榜者互相尊稱為「年兄」。唐.李端〈晚夏聞蟬寄廣文〉詩:「因垂數行淚,書報十年兄。」也稱為「年長兄」。(2)稱呼自己的同學。《醒世恆言.卷二六.薛錄事魚服證仙》:「鄒年兄好沒分曉!既是有心救我,何不就送回衙裡去?」(3)主試者對門生的稱呼。《儒林外史》第三六回:「虞伯士出去會著,問道:『那一位是武年兄諱書的?』只見人叢中走出一個矮小人,走過來答道:『門生便是武書。』」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