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長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下表面被毛。葉卵狀長橢圓形,先端尾狀,基部稍歪,全緣或近頂端為齒狀鋸齒緣,下表面銀白色或淡褐色。殼斗外表具瘤狀短刺並被絨毛。

長尾尖葉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名:Castanopsis cuspidata (Thunb. ex Murray) Schottky var. carlesii (Hemsl.) Yamazaki 科名: 殼斗科 Fagaceae 中文名:長尾尖葉櫧 植物型:喬木 別名:長尾栲 其他:雌雄異花同株。幼葉下表面被毛。
長尾濱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Etelis coruscans (Valenciennes, 1862)
體長為體高之3.2倍,背鰭中間有深缺刻,尾鰭上下葉較為細長。體為一致鮮紅色。長可達1公尺。
自南日本,以迄西部、中部太平洋及印度洋。
棲息水深100公尺之礁區,以延繩釣及一支釣捕獲。
供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笛鯛科(Family Lutjanidae),Snappers,Fusiliers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長尾真稜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尾南蜥最大體長約13公分,最大全長可達36公分,也是臺灣產蜥蜴中體型較大者。其身體背面主要為褐色,背上有許多黑色斑點,斷斷續續的形成數條由頸部延伸至尾部的縱線。而身體兩側各有一條黑色寬縱帶由吻端經眼部延伸至尾基部,身體腹面則為白色。長尾南蜥是以卵生方式生殖的蜥蜴,每窩可產下8到12枚卵。
長尾單棘魨或長尾革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luterus scriptus (Osbeck, 1765)
體長卵型,側扁;全身覆小而粗糙的鱗片;體灰褐色;體側具許多小黑點和藍色短水羽紋;尾鰭灰色;餘鰭白色;體長可達100公分。
日本、台灣及熱帶太平洋海域。
喜於海草間游息,偶有頭朝下游而隱於海草間的習性。
觀賞及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魨目(Order Tetraodont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魨亞目(Suborder Tetraodont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單棘魨科(Family Monacanthidae),Filefishes
鱗魨上科(Superfamily Balistoidea)
淺海長尾鯊或淺海狐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lopias pelagicus (Nakamura, 1935)
成魚眼一般大,初生時則眼特大,眼眶不向上延伸達頭之背部;前額稍微隆起;頭背側兩眼之間寬且呈隆起狀;吻圓錐形;頭側鰓裂上方具一不明顯之橫向淺溝;口角無唇溝;齒小,兩頜齒皆超過29列。胸鰭外角寬圓而不呈鉤狀;尾鰭下葉小。腹面白色部分不越過胸鰭之基底。
出現於太平洋及印度洋之南北緯40度間海域,臺灣東北部及東部海域經常可以漁獲。
雖屬於大洋表層性種類之一,不過有時於近岸水域亦可漁獲,棲息水深0~152公尺。生性活潑,游泳能力強。卵胎生種類之一,每胎產仔2尾。以小型魚類、頭足類等為食,對人類不具危險性。最大體長至少在330公分以上,性成熟體長大約在270公分以上。胎仔產出體長約90公分。
主要由延繩釣釣獲,部分由大目流刺網漁獲,是臺灣地區沿近海捕鯊業者主要漁獲對象之一,經濟價值高,魚肉供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鼠鯊目或鼠鮫目(Order Lamniformes)、Mackerel Sharks
長尾鯊科或狐鮫科(Family Alopiidae),Thresher Sharks
大眼長尾鯊或深海狐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lopias superciliosus (Lowe, 1839)
眼特大,眼眶向頭背側延伸;前額稍突起;頭背側兩眼之間近乎平坦;吻鈍尖;頭側頸部鰓裂上方具一深的水平橫向溝;兩頜齒皆少於25列。胸鰭鉤狀而外角寬尖;尾鰭下葉稍長。腹面淺色。
南北緯40度間之各海域都可發現其蹤跡,臺灣則於東北部及東部海域經常可以漁獲,是多獲性種類之一。
經常出沒於近海之陸棚斜坡區,有時亦會游至沿岸淺水域或外洋區,棲息水深0~500公尺。游泳能力強。卵胎生種類之一,每胎產仔2尾(有時4尾),以魚類為主食,有時亦食用頭足類。攝餌時往往以其強而有力的尾部將餌料生物擊昏,然後再進食。也因為如此使其經常是由尾部被延繩釣所釣獲。最大漁獲體長記錄461公分,雌、雄最小性成熟體長分別為355公分及270公分,胎仔產出體長64~106公分。
本種是臺灣地區沿近海域延繩釣及大目流刺網的多獲性經濟魚種之一,魚肉供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鼠鯊目或鼠鮫目(Order Lamniformes)、Mackerel Sharks
長尾鯊科或狐鮫科(Family Alopiidae),Thresher Sharks
長尾麝鳳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型鳳蝶。軀體主頭色彩呈桃紅色及黑色。後翅有一細長尾突。翅背面呈灰黑色,翅外側部分有粉紅色或淺桃紅色弧形斑點形成的斑列,臀區前方另有一同色斑紋。雄蝶內緣褶內有灰色毛。
長尾鳩(赤鵑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acropygia phasianella
體長40公分。喙和腳紅色。頭部、頸部、胸部和腹部大致為紫褐色,額、眼睛周圍和喉部紫色;背部至尾羽暗褐色,尾羽很長,尾羽外側具紫褐色橫斑。
分布於亞洲東南部之太平洋島嶼,包括臺灣、菲律賓群島、婆羅洲北部和印尼群島等地。
棲息於濃密的樹林中。繁殖期時會發出“wa-wu”的叫聲。
鳥綱(Class Aves)
鴿形目(Order Columbiformes)
鳩鴿科 (Family Columbidae)
長尾鐵線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一回或二回羽狀複葉,葉軸之近軸面光滑無毛或近乎無毛,遠軸面具有深褐色剛毛,羽片之兩面具刺狀剛毛,小羽片小、倒卵形,不分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