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要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險要的關隘。《禮記.月令》:「備邊竟,完要塞。」漢.鄭玄.注:「要塞,邊城要害處也。」《漢書.卷六四上.嚴助傳》:「以地圖察其山川要塞,相去不過寸數。」也作「要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古代以割裂的繻,作為出入關隘的憑證。《漢書.卷六十四.終軍傳下》:「步入關,關吏予軍繻。」顏師古注引蘇林曰:「繻,帛邊也。舊關出入皆以傳,傳須(煩),因裂繻頭合以為符信也。」唐.元稹〈奉和權相公行次臨闕驛逢鄭僕射相公歸朝俄頃分途因以奉贈詩十四韻〉:「棧閣纔傾蓋,關門已合繻。」
過五關斬六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關羽護送劉備二位夫人尋找劉備,因無曹操的通行令,所以一路上遭到守關將領的攔截。關羽所經關隘五處,斬將六名,後終與劉備相會。見《三國演義》第二七回。比喻突破重重難關。《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七六回:「這如今萬世之下,那一個不說道過五關、斬六將掀天揭地的好大丈夫。」《喻世明言.卷三一.鬧陰司司馬貌斷獄》:「關羽過五關、斬六將,以洩前生烏江逼命之恨。」
遲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遲鈍緩慢。唐.韓愈〈遊青龍寺贈崔大補闕〉詩:「當憂復被冰雪埋,汲汲來窺戒遲緩。」《三國演義》第六七回:「若少遲緩,諸葛亮明於治國而為相,關、張等勇冠三軍而為將,蜀民既定,據守關隘,不可犯矣。」也作「遲慢」。
萍水相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萍水相逢」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據《全唐文.卷一八一.王勃》引)遙吟俯暢,逸興遄飛。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罇;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并。窮睇盼於中天,極娛遊於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望長安於日下,指吳會於雲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山1>難越,誰悲失路之人2>;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 〔注解〕 (1) 關山:關隘與山峰。比喻路遙遠或行路的困難。 (2) 失路之人:指迷路的人。
關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關隘
憂心如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詩經.小雅.小弁》:「我心憂傷,惄焉如擣。」比喻心中焦慮難安。《三國志.卷六○.吳書.周魴傳》:「臣曾不能吐奇舉善,上以光贊洪化,下以輸展萬一,憂心如擣,假寐忘寢。」《孽海花》第二六回:「從他受事到今,兩三個月裡,水陸處處失敗,關隘節節陷落,反覺得憂心如擣,寢饋不安。」
關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關隘、關口的門。如:「過了這個關門,就是另一個縣了。」
萍水相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萍水相逢」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據《全唐文.卷一八一.王勃》引)遙吟俯暢,逸興遄飛。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罇;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并。窮睇盼於中天,極娛遊於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望長安於日下,指吳會於雲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山1>難越,誰悲失路之人2>;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 〔注解〕 (1) 關山:關隘與山峰。比喻路遙遠或行路的困難。 (2) 失路之人:指迷路的人。
跋扈自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橫粗暴,恣意妄為。《明史.卷三二八.外國列傳九.朶顏》:「於是長昂益跋扈自恣,東勾土蠻,西結婚白洪大,以擾諸邊。」《清史稿.卷四一八.袁甲三列傳》:「緣道設關隘,壟斷公私。渦河、澮、穎之間,跋扈自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