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左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書札中常用的稱謂敬辭,不直言對方本人,而稱其侍者,以示尊敬。《史記.卷七○.張儀列傳》:「是故不敢慝意隱情,先以聞於左右。」《戰國策.燕策二》:「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順左右之心。」
難言之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釋義3 3.用法4 4.義近.義反4.1 義近4.2 義反5 5.例句 1.出處 錢謙益.拔留庵︰「錢氏少為黨魁,晚托禪悅,生平頗多壹鬱難言之隱。」 2.釋義 隱︰隱情,藏在內心深處的事。 3.用法 難以說出或不願說出的事情、原因。 4.義近.義反 義近 難以啟齒、難對人言、諱莫如深 義反 無有隱衷、無不可言、無庸諱言 5.例句 有難言之隱的人,通常都會彆彆扭扭的。
曲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事物的隱情。如:「此事內情頗有曲折。」《老殘遊記》第三回:「至於其中曲折,亦非傾蓋之間所能盡的,容慢慢的做個說帖呈覽,何如?」
街談巷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談巷議」。見「街談巷議」條。 01.清.昭槤《嘯亭雜錄.卷四.松相公好理學》:「公於召見時,凡民間隱情,街談巷諺,無不率口而出,毫無隱忌,故人多尼之。」 參考詞語︰街譚巷議注音︰ㄐ|ㄝ ㄊㄢˊ ㄒ|ㄤˋ |ˋ漢語拼音︰jiē tán xiàng yì釋義︰譚,同「談」。「街譚巷議」即「街談巷議」。見「街談巷議」條。 01.清.龔自珍〈對策〉:「不農者,亦無街譚巷議,以轉移執事為常業者也。」
答非所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答的內容非問題所要求的答案。如:「見他言辭閃爍、答非所問,就知道其中必有隱情。」
諒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諒而詳察隱情。《舊唐書.卷一三五.列傳.裴延齡》:「因事陳請,雖已頻煩,天聽尚高,未垂諒察,輒申悃款,以極愚誠。」唐.韓愈〈答陳商書〉:「略不辭讓,遂盡言之,惟吾子諒察焉。」
綜核名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綜合事物的名目和實際加以考核,以求名實相符。漢.荀悅《前漢紀.卷二三.孝元皇帝紀下》:「孝宣皇帝任法審刑,綜核名實,聽斷精明,事業修理,下無隱情。」也作「綜覈名實」。
彎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隱情。《水滸傳》第七五回:「非宋江等無心歸降,實是草詔的官員,不知我梁山泊裡彎曲。」
比喻隱情。《水滸傳》第七五回:「非宋江等無心歸降,實是草詔的官員,不知我梁山泊裡彎曲。」
苦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難以啟齒的隱情。[例]他之所以會這麼做,實在有不得已的苦衷。
寒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蟬至天寒則不鳴。故用來比喻遇事而不敢直言的人。《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傳.杜密傳》:「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